草书俞字怎么写

1. 文徵明和文征明是同一个人么 是的,文徵明,字征明,所以有时也叫文征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 。
长洲(今苏州)人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
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 。
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 。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 。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 。
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 。
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 。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 。
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自小并不聪明,字也写得不好,但学习却很刻苦 。
在学堂里,学生们常在郡学中或饮酒闲聊、啸歌相乐,或品茗对奕 、消磨时光 。惟独文征明不与众人凑趣,独自在一旁读书写字 。
刚到郡学时,学生们对新 来的文征明有点瞧不起 。文征明平时沉默寡言,好象有点笨拙,没有读书人那种潇洒才气,而且还公然顶掸学官,真是又蠢又硬 。
但几年以后,同学们不得不对这位外拙内秀的同学刮日相待 。象娱乐场一 样的郡学,丝毫没有影响文征明,他独自磨墨提笔,临写《千字文》,每天足 足完成十大本才罢 。
有时他给人写信,稍有疏忽写错一点,他一定要重写,反复好几次也不嫌麻烦 。他的书信简札往往都用蝇头小楷来写,笔画细若毫发,结体工稳停匀,有的同学劝他说:“一般书信,草草了事,足可应酬,何必如此刻苦” 。
文征明回答说:“我是以练书法自娱,并不是为他的 。”果然功夫 不负有心人,几年后,文征明的书法就远近闻名 。
有一次,大书法家李东阳看到他的隶书,感叹道: “我的篆书,你的隶书,都绝了” 。李东阳素以篆书自负,可见他对文征明的评价 。
古人读书,多数是为了中举踏上仕途 。文征明在这方面不太顺利 。
明 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习惯上所谓 的“秀才” 。文征明曾是一名秀才 。
按规定,秀才参加“岁考”,也就是参加本省学政巡回各地举行 的考试及格以后,方能到省城参加“乡试” 。乡试中了,就是“举人” 。
中了“举”,就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以博取“进士 ”的功名 。文征明在 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却徒增了不少烦闷,白了少年头 。
文征明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 待诏的职位 。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有的人还公开说:“我们翰林院门又不是画院,怎么会容留画 匠在这儿呢?”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 才获批准,五十七年那年冬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焉,晚年以戏墨弄翰自遣,过着自在的艺术家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