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见面对年龄、婚姻、收入等表示关心 , 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 , 因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 。有鉴于此 ,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 , 我们适时向学生传授英美人谈话的禁忌 。
生活在两种不同环境里的人 , 所持有的人生观、介值观、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都不一样 。不熟悉这些文化介值观的差异 , 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出现语用失误 。
在英语中 , 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 。反之 , 在英语国家对年长者直呼其名并非冒犯 , 而是很正常的事情 。
而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 恐怕就会有不尊老之嫌 。按英语习惯 , 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 。
而讲英语的人这类称呼则比较简单:一般在姓氏之前加Mr.,Mrs.,Miss即可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 , 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而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doyoudo?Nicetomeetyou.Howareyoudoing?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 。
这种寒暄在在我们上海已渐成习惯 , 原因之一是受到外域文化影响之故 。我们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民都十分讲礼貌 ,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ngtoeatordrink?) ,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 , 回答:不用了或者别麻烦了等 。
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 , 你若想要 , 就不必推辞 , 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 , 只要说No,thanks.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 。由于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 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就常常出现一些失误 , 影响交际效果 。
如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 , 往往用否定口气回答 , 而英美人士却乐于接受 。对别人的赞美 , 中国人习惯说最普通的回答是:哪里 , 哪里而在英语国家却应该说Thankyou.如 , B:Yoursrtlooksnice.A:Thankyou.英美人士的思维就与我们不一样 。
因此 , 在教学中 , 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