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展|草书展获最高奖,写得却不像草书?作者错把草书当楷书来写

辽宁书法家辛宏近几年书法作品频频入选全国大展,比如获得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佳作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三等奖等,体现了他在书法创作上的实力。


草书展|草书展获最高奖,写得却不像草书?作者错把草书当楷书来写
文章插图

他在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上,获得佳作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草书,而是行书,且是颜真卿外拓笔法的行书。但审视每个字形,这又的确是一幅草书作品。问题何在?


草书展|草书展获最高奖,写得却不像草书?作者错把草书当楷书来写
文章插图

用笔没有问题。辛宏的用笔厚重饱满,行笔干净利落,侧锋取妍,中锋得力,可谓善用笔者。同时,在圆笔为主的前提下又偶然使用方笔,丰富了毛笔的表现方式。


草书展|草书展获最高奖,写得却不像草书?作者错把草书当楷书来写
文章插图

从单个字形来看,辛宏作品的草法也没有问题,基本都是标准的草书或行草书。但审视每个字的神态,总觉得四平八稳,每个字基本都是四方形,单字所占空间都填得很满,有颜体楷书的意味,厚实有余,灵动不足。
虽然有个别字有所夸张,但不过将字形拉长而已,仍然是方形,仍然缺乏跌宕生动的姿态。如第3行的“神”字,第4行的“邪”字,虽占据两字的空间,但过于平正的结字使得其本应产生的变化消解殆尽。


草书展|草书展获最高奖,写得却不像草书?作者错把草书当楷书来写
文章插图

辛宏此作在章法上也表现出与字法类似的共同特征,呈自我封闭的方块形。整幅字四角填满,加上落款共7行字,每行都首尾对齐,虽然第3、6行有两处行末留白,但被第1、2、4、5、7行末端整齐的边线所包围,完全失去了留白应有的空灵感。
不仅行末下线整齐,每行字的起首也完全对齐,出现了整齐的上边线。这样,整幅作品便成为类似于碑刻的章法,僵化刻板,毫无草书的狂放纵恣。


草书展|草书展获最高奖,写得却不像草书?作者错把草书当楷书来写
文章插图

在行气上,作者大概为了避免平板,有意使每行都呈右上左下倾斜之势。造成这种斜势的方法是让每个单字都往右倾斜,这样,当一个个倾斜的字叠加起来时,整行便呈倾斜之势。
将字写斜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打破上述四平八稳的结字和章法的缺陷,取得险绝生动的审美效果,这种追求是没有问题的,但追求的结果却不太理想。草书的势应该是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每一行的取势相互应有对比变化,而不是如辛宏这样几乎是7行平行的斜线。


草书展|草书展获最高奖,写得却不像草书?作者错把草书当楷书来写
文章插图

看看古人的经典草书,每一行都如游龙行走,每行的走势也不拘一格,左倾右侧、颠倒淋漓,一般不会出现行与行之间平行走向的情况。而辛宏这样的安排,有山石堆砌之状,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给人以端庄有余而活泼不足的强烈印象。
当代书法中这种写法还是比较普遍的,说明当代书家对草法的继承普遍都有不足,多数人都能意识到草书的动态变化,却不知道如何变化,只能一路歪斜,在歪斜中反而出现另一种僵硬的形式,从而与草书精神相违背。


草书展|草书展获最高奖,写得却不像草书?作者错把草书当楷书来写
文章插图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作者对行书的熟悉程度更高,因此,以自己熟悉的行书观念进行草书创作,结果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孙过庭《书谱》有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可见,情性在草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达其性情的手段则是形质,所以形质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