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小学批语怎么写( 二 )


作文的主体是人 , 作文不可无我 , 作文评改中也要大力提倡爱护 “ 我 ”  , 尊重 “ 我 ”  , 张扬 “ 我 ”  , 以此为突破口 , 改变作文评改中的被动局面 。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 引导学生用心灵体味人生 , 用人格抒写人生 , 因此 , 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就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意识 , 摆正自身位置 , 教师不是学生作文的局外人、居高临下的评判者 , 而是学生作文的参与者、与学生一样的生活体验者和学生思想的交流者 。
2 、批语要有鼓励性: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卷 , 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 。第一篇写了标题后 , 只写了一个 “ 夫 ” 字就没了 , 他评曰: “ 大有作文之势! ” 第二篇仅有标题 , 连 “ 夫 ” 字也没有 , 他评曰: “ 引而不发 , 妙也! ” 第三篇干脆白卷 , 连标题都没有写 , 他还是给他加上一个评语: “ 清白可喜 。” 这当然是个笑语 , 带着某些讽刺意味 , 但笑过之后 , 逆向思考一下 , 我认为它还颇有一些启示意义 , 那就是写作文批语时注重掌握鼓励的学问 。教师的眼睛不能专找学生的不足 , 还应发现优点给予鼓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 , 但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 。人常说 , 教育的艺术 , 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 , 写作文评语也是如此 。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 , 敢于鼓励 , 善于鼓励 。教师批改作文不是法官判案 , 不必那么拘泥 , 可坚持鼓励优点但不纵容缺点的做法 。茅盾上小学时 , 老师在他的《宋大祖杯酒释兵论》的文末 , 写下这样的批语: “ 好笔力 , 好见地 , 读史有眼 , 立论有识 , 小子可造 。其竭力用功 , 勉成大器! ” 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的文末 , 该老师的评语更为精彩: “ 目光如炬 , 笔锐似剑 , 洋洋千言 , 宛若水银泄地 , 无孔不入 …” 读着这样的文字 , 我们可以想象少年的茅盾该是如何受其感发和激励 。:
学生作文 , 一两节课 , 成文一篇 , 也非易事 。在他们看来 , 是努力写出的 , 已1 、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爱默生曾经说过: “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 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 , 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 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 , 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
达到自己的较好水平 。送给老师批改 , 是期待着老师的肯定或指正 , 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 。对于教师来说 , 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 , 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 , 看到成绩与进步 , 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 。如果否定过多 , 不仅无此必要 , 也易使学生丧失自信 , 抑制创造力的发挥 , 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 。哪怕是差生的作文 , 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 , 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 , 并非一无是处 。比如写得真实 , 全是自己的语言 , 没有抄袭;没有完 全按照 老师讲的模式写 , 有自己的创造;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 , 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语言朴实 , 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全是白描手法 , 开门见山 , 没有铺陈和渲染 …… 找到这些优点 , 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