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为什么木兰在荣归故里后,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唐代以后不少文人都各自创造不同形象的木兰,其中以明清的改动最大。而木兰英勇代父从军的形象,更成为明清妇女的心灵寄托。代父从军、成为忠孝表率的木兰,为明清才女的偶像。
【 生命|为什么木兰在荣归故里后,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文章插图
自唐代以来,木兰的故事已大受欢迎,不过明清社会风气极为看重妇女贞节,女性普遍有缠足陋习。因此这时文献里的花木兰,也无可避免地也“被”裹了小脚,而木兰的任务除了在战场上建立丰功伟业外,更需要在充满男人的军中保住贞节。因此木兰如何不被看穿女儿身,就成为明清文本的刻划重点。
木兰还故乡后竟自杀虽然明清的木兰文本仍以《木兰辞》为基础,不过其内容随着社会变化,除了原本的合家团圆结局外,竟多了一个以木兰自尽做结尾的版本。
如元代侯有造所创作的《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因皇帝欲纳木兰为妃,逼得木兰以自尽这样激烈的方式来拒婚。成书于清初的《隋唐演义》,木兰的结局与侯有造版相仿,同样走上自尽绝路。而《忠孝勇烈奇女传》里的木兰,则是三上陈情表,原打算皈依佛门、守丧抚弟,最后还是自尽结束生命。有着森严礼教的明清社会,不仅约束妇女,也束缚住了木兰,逼迫她走上自尽以示忠贞的绝路。
文章插图
为何木兰在荣归故里后,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其实与木兰的女儿身被识破有密切关连。因为她被发现了真实性别,所以招来天子的欲念,妄想将她纳入宫中为妃,或是因出过远门、不再保有贞节,尽管木兰是个行忠孝之事的好女儿,依然被视为天理难容的妖孽。这一切都因为她隐瞒性别,使得衣锦还乡时,浓厚的欺君罪恶感随之而来,逼迫木兰只好以死明志。礼教下男装女装大有不同而细看元代幸福结局的木兰文本,也大有问题,依然有着对女性、女儿的不公。
如明代徐渭(1521-1593年)的《雌木兰替父从军》、清代永恩(1727-1805年)《双兔记》与清末《北魏奇史闺孝烈传》,木兰在恢复女儿身后,就必须放下代父从军的种种,以获得“宽恕”便于解决女扮男装不容礼制的问题。因此美满结局里,木兰花费十年所建的军功,其成果皆由弟弟或丈夫接收,木兰则回归于家中,好符合明清礼教对女性的要求。
在明清文本里的木兰,其男装与女装有着泾渭分明的界线。
文章插图
元代以后的木兰,其女装与男装之间的变换,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而像是现代人所说的“性别标签”。换上男装的木兰,就像是暂时抹去身上原有的“女性标签”,而周遭的人们在不见她原有的性别下,给予其高度肯定,而木兰也得以更自在地发挥所长。不过一旦被识破,则象征重新贴上“性别标签”,木兰就必须回到女性该有的“原位”。上述无论哪种结局的木兰,其结局多有所被动,而木兰自己的看法呢?真的愿意心甘情愿回到家中吗?
李桂玉弹词作品《榴花梦》 一探木兰怨气木兰无法与外人道的心思,或许可以从清代女弹词家李桂玉(1821-1850年)的作品《榴花梦》加以揣测。这部弹词巨著讲述一代女将桂桓魁(桂碧芳)的生平,李桂玉将其形容为古今未有的全人“是仕女班头、文章魁首。抱经天纬地之才,旋乾转坤之力,负救时之闻仅见”,桂桓魁可说是集贤臣、名将、英主、哲后与良母于一身,但当她以男装功成名就后,同样面临恢复女儿身的危机,来自皇帝、父母、未婚夫、姐妹等人的压力排山倒海而来。
- 95后|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言不合就离职?3个95后职场人告诉你真相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称呼$“官人”是什么意思, 宋朝女子为什么要称呼丈夫为“官人”?
- 故宫|为什么故宫的工作人员每次开门都要喊一声“我进来了”
- 随笔|我为什么写作?我为谁写作?
- 大学生|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都混得很差?知乎高赞回答
- 大爷|生命不息钓鱼不止, 一70岁大爷为钓鱼不惜拼命, 老伴儿也进了钓鱼坑
- 职业教育|陆喜梅:日夜打工没了魂,你为什么讨厌上班?
- 生肖|我为什么敢生三个娃?
- 禅宗!为什么说山水画创作思想,诠释的是禅宗的法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