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煞费苦心临终托孤为的是防备妃子慈禧吗

【咸丰煞费苦心临终托孤为的是防备妃子慈禧吗】咸丰即位之时 , 面对清王朝“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王朝早已迈入衰老的阶段 , 闭关自守的弊端也在这个时期爆发 , 而咸丰帝的才能虽难及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的盛世之治 , 但他已然超越了嘉庆道光的克守陈规、顽固不化的旧思想 。
清王朝到了咸丰统治时期已濒临山河破碎的亡国边缘 , 然而却能咸丰之后五十年间出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同光中兴景象 , 实为历史的奇迹 , 这股清泉的根源就来源于咸丰 。
咸丰在位十一年 , 初登帝位 , 便敢于惩治督抚大员 , 秉持着治乱世、用重典的宗旨 , 一改官场的弊端与积习 , 清洗了众多前朝权臣势力 , 这一作风有当年雍正皇帝的铁血政策 , 为提拔有识之士扫清了障碍 。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上 , 咸丰帝也展现了其执政果敢 , 判决善于分清主次的特点 , 调用大量兵马与钱财镇压太平军 , 足见其决心之坚定 , 为了筹集军饷 , 保障军队行军 , 咸丰帝下令铸造钱币 , 另辟海运 , 操练军队 , 各种颁布的举措皆有绩效 , 黄河泛滥 , 灾情严重 , 咸丰帝对此心头大患仍是大刀阔斧地下令改道黄河 , 结合水利专家的建议 , 因势利导 , 将黄河引入海河 , 解决了自乾隆晚年遗留至今的大问题 , 反映了其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与应变能力 。
咸丰皇帝在顺应潮流 , 改变腐朽观念上也远远超出了他之前的帝王 , 一改清朝老祖宗的法则 , 提拔汉臣 , 允许汉臣在军事等重要职位当职 , 致使晚清时期出现曾国藩、左宗棠等有识之士 。另外咸丰帝能够因时制宜 , 批准设立总理衙门 , 处理洋务 , 为之后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 。
这一系列的政治举措足可证明咸丰的政治才能 , 只可惜生不逢时 , 难以改变王朝急转而下的历史命数 。
咸丰遗诏
历史上曾有人猜测咸丰临终前为防备慈禧今后有野心专政 , 顾交待慈安太后若是叶赫那拉氏难以安分守己 , 可传命八大臣将其诛之 。但其言论难经推敲 , 此番遗诏并未留下书面资料 。而咸丰顾命八大臣的诏书是有详细的文献资料的 , 可见咸丰遗诏指的是故名八大臣的诏书 。
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养病期间 , 积郁成疾 , 临终托付八大满洲贵族 , 拥立幼帝登基 。咸丰十一年七月 , 咸丰帝在病重之时 , 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 , 以及御前大臣景寿、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此八大臣子 , 颁布谕旨 , 立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 命其大臣辅佐朝政 。
咸丰如此煞费苦心 , 临终托孤 , 是为防范何人呢?咸丰在位期间虽仍掌握实权 , 但地位及其危险 , 一则 , 是防范朝臣的势力 , 以此八大臣为代表 , 可分为两派力量 , 分别为皇室贵族 , 和军机大臣 , 命其辅佐幼帝 , 也是有意平衡朝堂势力 , 相互牵制 。
咸丰临终特制“御赏”、“同道印”两枚印章 , 作为日后颁布诏谕的信符 。而这两枚印章一枚“御赏”交待给皇后钮钴禄氏掌管 , 另一枚“同道堂”本因交皇太子载淳收掌 , 但因其年幼 , 由其生母懿贵妃代为掌管 。咸丰此番意图实为命皇后与太后 , 以及八大臣联合执政 , 避免出现有任何一方专权跋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