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 就能保住霸业吗?

鸿门宴的故事自从上了司马迁那本史家绝唱《史记》以后,那个西楚霸王项羽因为放走了刘邦,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拙于心计的名声就不胫而走,成为千年以来,学者名士挞伐的对象 。项羽因没杀刘邦而丢了江山似乎成了众口一词的定论 。如此一来,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有勇无谋的代名词 。但是,当我们如此评价项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除开这次鸿门宴,项羽诛宋义、杀义帝、逐范增、屠临淄……什么时候还有过半点妇人之仁、优柔寡断?倒是后来借黥布之手杀义帝,反映出他极深的心机 。所以,我们得反问一句:项羽杀了刘邦,真能保住霸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鸿门宴的源头说起 。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11月,项羽挟巨鹿大胜之威,带领一干诸侯和秦降将章邯等人挥师进关中 。此时,刘邦已抢先一个月占领了关中 。刘邦因善待秦王子婴及投降吏民,又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迅速恢复了关中稳定,得到关中百姓的拥护,所以当他得知项羽已封章邯为雍王,赐以关中之地时,便接受了解生的建议,派兵把住函谷关,抗拒诸侯军 。但是,他手下那些虾兵蟹将哪里是项羽的对手?号称天险的函谷关没几天就被项羽的大将黥布打下来了 。12月,项羽军进到戏这个地方安营扎寨 。这时,项羽为首的诸侯军有40万人,4倍于刘邦军 。刘邦生怕项羽继续进攻,惶惶不可终日 。他的左司马曹无伤见取而代之的机会来了,便暗中派人向项羽通报:刘邦要称王关中,让子婴当丞相 。项羽大怒,下令准备攻打刘邦主力 。但是,他的叔父项伯表示反对,并向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暗通消息 。刘邦闻之,立即亲自前往求见项羽 。
这时要杀掉刘邦,对于项羽来说,实在是易如反掌 。项羽也确实动了杀机,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准备在宴席上动手 。然而,项伯的一句话打动了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后世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项伯被刘邦收买后有意说的维护刘邦的话 。然而,项伯真那么容易被刘邦收买吗?也未必 。
我们先来看看项伯在项羽集团中的地位 。对此,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通过鸿门宴上的坐位安排讲得很清楚了 。古代室内活动中,地位最尊贵的人才能向东而坐 。而在鸿门宴上,项羽与项伯并排“东向坐”,而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也只能“南向坐”,说明在项羽集团中,项伯的地位与项羽齐平,甚至高过了头号谋士范增 。这也充分反映出项羽对他的叔父的尊重 。政客行事以利益为先 。在本集团中享有最高地位和充分尊重的项伯对出卖集团利益的利弊不会掂量不出吧?而且,项伯之前与刘邦的关系一般 。他到刘邦军中也只是去救张良,没想过救刘邦 。刘邦只凭“兄事之”的表面礼节和口头婚姻就能收买得了这个政治老油条么?可能性微乎其微 。
事实上,项伯为项羽集团考虑,其上述言行也有充分的理由 。还在楚怀王熊心派刘、项等人出征攻秦之前,就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 。在此后的征战过程中,项羽连遇苦战,而刘邦没有遇到秦军主力,故先于项入关 。按照约定,刘邦派兵把住函谷关拒诸侯本无可厚非 。项羽派兵攻关,其实理亏,如果得势不饶人,进攻刘邦主力的话,就等于抛弃了之前的承诺,有可能遭到诸侯的反对 。项羽率领入关的大军虽有40万人,但其中多数为诸侯的部队,自己的嫡系并不多 。一旦诸侯因疑惧,转而联合刘邦对付项羽,双方的兵力对比马上倒过来 。同时,刘邦深得关中民心,而项羽不久前在新安坑杀秦降卒20万,关中民众恨之入骨,故而项羽若在关中地区对刘邦和诸侯军队同时开战,得不到当地人民的支持,将非常被动 。因此,项羽的当务之急不是打刘邦,而是先安抚好诸侯 。由此可见,项伯去劝张良离开刘邦,并不仅仅因为张良是自己的故交 。更重要的是,张良是韩王成的代表,如果离开刘邦,就意味着韩王成与刘邦划清了界限 。这样,既孤立了刘邦集团,又向诸侯表明项羽集团无意与之为敌,进而争取他们支持项羽或保持中立 。然而,由于张良坚持与刘邦共进退,项伯的如意算盘没有成功 。而刘邦表现出来的恭敬态度使项羽失去了进攻刘邦的借口 。因此,对于项伯的劝告,项羽不能不仔细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