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本是德才兼备明君 亡国是只因宽容贪腐

《剑桥中国隋唐史》如此评价隋炀帝:“儒家修史者对炀帝道义上的评价的确是苛刻的,因为他们把他描写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 。在民间传说、戏剧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观众随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 。”历史上的杨广确实被极端妖魔化了,不仅弑父篡位,夺嫡杀兄,奸母诛弟,甚至“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事实上,杨广不仅“美姿仪”,“少敏慧”,而且颇具军事才能和政治铁腕 。他的父亲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母亲独孤皇后则是北周名将孤独信的女儿,堪称血统高贵 。开皇年间,年仅13岁的杨广受封晋王,统帅并州兵马 。公元589年,20岁的杨广拜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驰马援弓风驰电掣,率50万大军,突破长江天堑,一举灭陈,统一中国 。他对南朝百姓“秋毫无犯”,“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隋书》更称赞杨广“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着声绩” 。
这位皇帝还是个天才诗人,其名作《饮马长城窟》:“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今天读来还辉煌壮丽、气吞山河 。正如《剑桥中国隋唐史》所言:“隋炀帝毕竟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 。”睿智的杨广还曾首创科举 。《唐摭言》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宫门口看见新科进士级行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其实,隋炀帝才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首创者 。大业三年,炀帝下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臀力骠壮十科举人 。”应该说,这“十种”人才的选拔标准,比后世的八股取士高明许多 。
然而,颇具才干的杨广却在执政14年后亡国,使隋朝成为著名的短命王朝 。后代学者往往将隋亡归因于征高丽、修运河,甚至归咎于杨广本人锦帆珠翠、大修宫苑的高消费 。其实,百姓对封建天子的消费水平,本身就有相当容忍度 。乾隆下江南,奢华消费只能更甚,却不曾引起民变蜂起国家动荡 。历史学家的分析,也许都是隋亡的理由,但还有一个幽暗的历史角落需要照亮,那就是隋炀帝对官场贪腐近乎过度的包容宽纵 。这种对腐败的宽容,令朝廷贪腐肆无忌惮、嚣张霸道,成为人神共愤、恶性扩张的社会毒瘤 。
杨广最信任的宇文化及,就是个奢靡贪腐的“官二代” 。他“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骛道中,长安谓之轻薄公子” 。尽管贪污受贿被多次举报揭发,都靠杨广保护从轻发落 。坚信自己“有后台”、“根子硬”的宇文化及,从此更加贪婪,见民间美女珍玩便强行抢夺 。隋大业初年,刚刚即位的隋炀帝驾临北方边境榆林,陪驾的宇文化及竟违背禁令与敌国突厥经商,谋取暴利 。这种“跨国”贪腐,终于激怒了杨广,判宇文化及死刑 。但这位贪官已被剥衣解发押赴刑场时,杨广又心软了,再次赦免宇文化及,将他“捞”了出来 。
杨广为何对贪官如此心慈手软呢?也许由于长期与兄长杨勇夺嫡,他太过看重官场力量,认为只要得到百官拥戴,满足朝中官员的要求,让他们心花怒放,就能收天下于股掌之上 。他明白,宇文家族官场人脉极广,宽容宇文化及,就等于打通了官场的任督二脉;而皇帝亲自赦免的贪官,也会从此结草衔环感念圣恩,成为忠心不二的嫡系;再者,连宇文化及这样的大贪官都能免罪,朝中贪腐官员自可放心大胆,一心一意地效忠于自己 。这样一举三得,是何等高明的权谋之道驾驭之术!于是,宇文化及不仅咸鱼翻生、绝地逢生,而且被再度起用为重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