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满族姓氏的发展变化( 二 )

满族|满族姓氏的发展变化
文章插图
以原始部落名称为姓氏早年,满族先民以部族为群体而居,部族原始的名称便成了某些族人的姓氏。如原居今松花江中下游勿剌温地方的海西女真人,在明嘉靖年间始南迁,陆续到乌拉河(今吉林市附近之松花江)、哈达河、辉发河、叶赫河一带定居,逐渐形成了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史称扈伦四部。此四部原非同姓,后都改称了那拉氏,也就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乌拉那拉氏、哈达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清《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道:那拉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居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虽系一姓,各自为族。后期因分支而改姓氏由于部族的人口迅速增加,为了渔猎生涯便会出现分支迁居,有一些满族先民是因此而改姓的。如觉罗氏中便有西林觉罗、舒舒觉罗、伊尔根觉罗、呼伦觉罗、通颜觉罗、察喇觉罗、阿哈觉罗等众姓氏。这些分支庞大的觉罗氏表意亦各有不同,像舒舒觉罗,汉语则为“故里觉罗”,有正统觉罗氏之含意。伊尔根觉罗,汉语为“平民觉罗”;阿哈觉罗,汉语为“奴隶户觉罗”之意。辽宁地区的一支伊尔根觉罗,因家族人口过多故分地而居,居于东寨的又改称为巴雅喇氏,而居于西寨的则改称蒙鄂罗氏。满族|满族姓氏的发展变化
文章插图
清末民初满族冠汉姓清末的宣统年间,已有满族旗民私下始称汉姓,但这是非正式的只是私下俗称而已。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年间,由于种种原因满族人纷纷改冠汉姓。这一改冠汉姓看似简单,但使本已很久远、变化很大的满族姓氏更加庞杂了,大多数已与汉姓相混,如不注明民族成分已根本分不出是满族还是汉族。如清代的皇姓爱新觉罗氏,改冠汉姓之后竟出现了 60 多个汉姓。满族冠汉姓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用满族多音节姓氏的第一个音节为姓。如富察氏、富苏胡氏、富尔库鲁氏多冠以“富”“ 傅”“ 付”等姓;乌(吴)雅氏,多冠以“吴”“ 乌”等姓;赫舍哩氏,多冠以“赫”“ 何”等姓;陶国浑氏,多冠“陶”姓;焉哲勒氏,多冠“阎”姓;索绰罗氏,多冠“索”姓;栋鄂氏,多冠“董”姓;舒穆禄氏,多冠“舒”“ 宿”“ 徐”;扎拉哩氏,多冠以“张”姓等。纳(那)拉氏、那木都鲁氏,多冠以“那”姓等。二是以满族多音节姓氏的连读谐音为姓。如瓜尔佳氏,多冠以“关”姓;完颜氏多冠以“王”“ 汪”“ 粘”等姓氏;他塔拉氏,多冠以“唐”姓;萨克达氏,多冠以“萨”“沙”等姓;都勒氏,多冠以“杜”姓;布尔察氏,多冠以“卜”“布”姓等。三是以满族姓氏的含义来冠以汉姓。如巴颜氏、巴雅拉氏,汉意为“富裕”“富有”之意,故多冠以“富”姓;钮祜禄氏汉意为“狼”,故多冠以“郎”姓;萨克达氏汉意为猪,故除冠萨、沙姓之外,还多冠以“朱”姓;尼玛察氏汉意为鱼,故多冠以“于”“ 俞”姓;倭赫氏汉意为石,故多冠以“石”姓;毕拉氏汉意为“河”,故多冠以“何”姓;爱新觉罗氏汉意为金,故多冠以“金”等姓。四是因功赐赏改姓。如清雍正年,世居乌苏里江流域的乌苏氏的乌鲁理,因有功被清世宗雍正皇帝赐以了其舅父武英殿大学士富宁安为养子,于是改乌苏氏为富察氏了。这乌鲁理一支只是改了姓氏,清代因功赐姓,赐以族籍的也大有人在。如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三十三任总管云生。原为汉族人,新汉军旗籍,姓李,即李云生。因其在打牲入贡上行职尽责颇有功绩,故被“老佛爷”慈禧太后奖赏,赐予了“伊尔根觉罗”这个满洲著姓(冠汉姓为“赵”姓)。于是,这云生的后人便由“李”姓变成了“赵”姓,由汉族变成了满族。五是复用汉姓。清入关之前编入陈汉军八旗的汉族人,也是满洲旗人的一支,与佛满洲(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长白山三部等)、伊彻满洲(赫哲、费雅哲、库雅喇、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及部分蒙古、朝鲜、俄罗斯等族人一样,同属满洲共同体的成员之一。这些陈汉军旗人享有与满洲人、蒙古人等旗人一样的特权,可以当官封王,女儿也可以入宫选嫔妃。他们与满族人、蒙古人等共同生活了近 300 年。清王朝灭亡之后,这些编入旗籍“随旗当差”“ 从龙入关”的陈汉军八旗旗人,将原来所姓的一些“张佳氏”(“佳”亦涵家之意)、“ 李佳氏”“ 朱佳氏”“ 王佳氏”“ 陈佳氏”“ 吴佳氏”等,汉姓加上一“佳”字的满汉合璧姓氏,直接去掉了“佳”(家)字,复称了汉姓的张、李、朱、王、陈、吴等姓氏。六是随心所欲无规律可循。像沈阳的一喜塔拉氏姓文,原来是其一先辈名喜塔拉·文忠颜,其后,这“文”氏便以其名之第一个音节字为姓氏了。与冠汉姓之后一个姓氏出现了三个姓氏相比,那喜塔拉、文姓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吉林市的乌拉街满族镇,有满族瓜尔佳氏一族,冠汉姓之后为“罗”与“关”两姓。原来其先辈在赫叶穆定居时与罗氏者通婚,两家关系甚密,定下了一辈姓罗、一辈姓关的祖训。故迄今仍是姓罗、关两个姓,而其满族老姓则是瓜尔佳氏,今人俗称其家族为“罗关”姓。满族的姓氏浩瀚繁杂,金代女真人时期便已有 115 个姓氏见著于正史《金史》之中,并经元、明传承至清代,沿袭至今。《满洲源流考》载:《金史》所载姓氏,均与满洲氏族相合,第译对字讹,今悉据八旗姓氏通谱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