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赋|立秋|凉风有信秋仍远,咬瓜晒秋,请君品白食
今
日
立
【 秋色赋|立秋|凉风有信秋仍远,咬瓜晒秋,请君品白食】秋
但是,秋却还在很远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提到:“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古人说“立秋”,意为暑去凉来,秋天即将开始。
然而,立秋时间的早晚是从天文历法来说的。气象学角度来看,尽管“立秋”已来,但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也就是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都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我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立秋”节气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像是江淮一带,可能要等到9月才行。
文章插图
立秋
对上海而言,“立秋”更是不等于入秋。进入“立秋”节气之后,至少还有“一伏”的酷热天气,提醒着人们暑气的余威仍在。上海常年平均入秋时间为10月2日,也就是说,申城的“立秋”和气象意义上的“入秋”要差着近两个月的距离。
虽说如此,我国古时的天气谚语却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生动有趣地描述天气。谚语是百姓根据自身观察和感知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通常语言精练、通俗易懂。比如,“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大暑、小暑、立秋、处暑这4个节气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又比如,过了立秋后,下一个节气“处暑”,就有“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谚语描述炎热天气尚在的气候变化。
文章插图
咬秋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峻青在《秋色赋》里给秋天送去了最美的赞歌。立秋时节凉风将至,万物收敛,好一派收获的风光。嘉定区博物馆副研究员陶继明说,上海及江南一带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也叫“咬瓜”或“咬秋”,寓意咬住丰收的美好。另一方面,立秋过后,过了西瓜的生长季,上海人俗称“拉藤瓜”,口味要差许多了。
文章插图
晒秋
以前,农村有立秋“晒秋”的民俗,就是在庭前院后晒出丰收的农作物,举家欢聚共庆劳动结出硕果。现在很多摄影和美术爱好者喜欢将农家秋色收入相框,也是另一种“晒秋”。
虽然民间有“过了立秋,扇子可丢”的说法,但由立秋开始至处暑,天气仍然炎热,常常还要防备“秋老虎”袭扰,因此,饮食宜滋阴补肺,还要兼清热,百姓家历来有“喝秋汤”的习俗,又以喝赤豆汤最普遍,有去湿补气之功效。
“立秋也是亲人团聚日和敬老日。”陶继明说,重阳节就在秋天,虽然还有些时日,但让老人过个惬意的秋天,同享儿孙事业有成、学业进步的喜悦,不妨从立秋团圆做起。
华东疗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医科主任刘晓东说,立秋养生应顺应时节变化而养生,应时节变化,保持“容平”状态,调整起居饮食,小劳小动,方得形与神俱。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空调得到普遍使用,夏季没了“疰夏”,立秋“贴秋膘”的习俗也就不必要了。立秋后虽早晚凉爽了些,但白天暑气仍在,烈日当空,水湿在地,湿热交蒸,合而为邪,最易困脾,所以容易出现疲惫、乏力的情况,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反增脾胃负担。拒“贴秋膘”,平衡饮食是常态。
- 合作&校地合作引智赋能 打造“生态白山”名片
- 李杰|李杰:为大多数沉默的儿童赋权
- 高天云#青山何处是,秋色已成空。凭窗期盼天涯客,谁晓红尘魂梦中
- 榆渡|花果山公园赋
- 方永&赵孟頫《秋兴赋》,观此行书已至炉火纯青!赶紧收藏吧!
- 王宏伟|《南海赋》展现民族音乐新面貌
- 王羲之|12岁少年临写王羲之名帖,非常有天赋,让很多书法家汗颜哟
- 最高人@金庸小说五大高手天赋排名,乔峰未上榜杨过倒数,第一无人不服!
- 金轮法王&神雕中最难学的武功是什么不是龙象般若功,天赋再高也学不会它!
- 童年的秘密#《童年美术馆》:为儿童赋权的艺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