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老舍谈写作五》( 五 )


第六 , 中国的语言 , 是最简练的语言 。 你看我们的诗吧 , 就用四言、五言、七言 , 最长的是九言 。 当然我说的是老诗 , 新诗不同一些 。 但是哪怕是新诗 , 大概一百二十个字一行也不行 。 为什么中国古诗只发展到九个字一句呢?这就是我们文字的本质决定下来的 。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语言文字的本质 。 要真掌握了它 , 我们说话就不会绕弯子了 。 我们现在似乎爱说绕弯子的话 , 如“对他这种说法 , 我不同意!”为什么不说:“我不同意他的话”呢?为什么要白添那么些字?又如“他所说的 , 那是废话 。 ”咱们一般地都说:“他说的是废话 。 ”为什么不这样说呢?到底是哪一种说法有劲呢?
这种绕弯子说话 , 当然是受了“五四”以来欧化语法的影响 。 弄的好嘛 , 当然可以 。 像说理的文章 , 往往是要改换一下中国语法 。 至于一般的话语为什么不按我们自己的习惯说呢?
第七 , 说到这里 , 我就要讲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就是深入浅出的问题 。 提到深入 , 我们总以为要用深奥的、不好懂的语言才能说出很深的道理 。 其实 , 文艺工作者的本事就是用浅显的话 , 说出很深的道理来 。 这就得想办法 。 必定把一个问题想得透彻了 , 然后才能用普通的、浅显的话说出很深的道理 。 我们开国时 , 毛主席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中国经过了多少年艰苦的革命过程 , 现在人民才真正当家作主 。 这一句说出了真理 , 而且说得那么简单、明了、深入浅出 。
第八 , 我们要说明一下 , 口语不是照抄的 , 而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 举一个例子:唐诗有这么两句:“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这都没有一个生字 。 可是仔细一想 , 真了不起 , 它把大沙漠上的景致真实地概括地写出来了 。 沙漠上的空气干燥 , 气压高 , 所以烟一直往上升 。 住的人家少 , 所以是孤烟 。 大河上 , 落日显得特别大 , 特别圆 。 作者用极简单的现成的语言 , 把沙漠全景都表现出来了 。 没有看过大沙漠 , 没有观察力的人 , 是写不出来的 。 语言就是这样提炼的 。 有的人到工厂 , 每天拿个小本记工人的语言 , 这是很笨的办法 。 照抄别人的语言是笨事 , 我们不要拼凑语言 , 而是从生活中提炼语言 。
语言须配合内容:我们要描写一个个性强的人 , 就用强烈的文字写 , 不是写什么都是那一套 , 没有一点变化 , 也就不能感动人 。 《红楼梦》中写到什么情景就用什么文字 。 文字是工具 , 要它干什么就干什么 , 不能老是那一套 。 《水浒》中武松大闹鸳鸯楼那一场 , 都用很强烈的短句 , 使人感到那种英雄气概与敏捷的动作 。 要像画家那样 , 用暗淡的颜色表现阴暗的气氛 , 用鲜明的色彩表现明朗的景色 。
其次 , 谈谈对话 。 对话很重要 , 是文学创作中最有艺术性的部分 。 对话不只是交代情节用的 , 而要看是什么人说的 , 为什么说的 , 在什么环境中说的 , 怎么说的 。 这样 , 对话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 。 想对话时要全面的、“立体”的去想 , 看见一个人在那儿斗争 , 就想这人该怎么说话 。 有时只说一个字就够了 , 有时要说一大段话 。 你要深入人物心中去 , 找到生活中必定如此说的那些话 。 沉默也有效果 , 有时比说话更有力量 。 譬如一个人在办公室接到电话 , 知道自己的小孩死了 , 当时是说不出话来的 。 又譬如一个人老远地回家 , 看到父亲死了 , 他只能喊出一声“爹” , 就哭起来 。 他决不会说:“伟大的爸爸 , 你怎么今天死了!”没有人会这样说 , 通常是喊一声就哭 , 说多了就不对 。 无论写什么 , 没有彻底了解 , 就写不出 。 不同那人共同生活 , 共同哭笑 , 共同呼吸 , 就描写不好那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