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登基武英殿为什么只一天就烧城而走呢?

从来没有如此明亮的火焰照亮过这座帝都,它在行将毁灭的时刻被历史的追光照亮,每一个巧夺天工的细节都清晰毕现,而闯王的面孔,则隐在黑暗里 。所有人都看清了北京,但没有人看见闯王的脸——那张疲惫、悲伤、愤怒、绝望、几近颓废的面孔,从此在历史的视野中消失 。
舌尖上的历史,义旗飘荡,马嘶雷鸣,十面埋伏,绝处逢生,李自成自荒凉的黄土高原,一路杀进宫阙万千的紫禁城 。
那一天是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三月十八,谷雨刚过,北京突然下起了雨夹雪,开始只是稀薄的雨雾,后来越来越浓,变成寒凝的雪粒 。清冷的雨丝雪粒被寒风裹挟着,抽打着人们的脸庞,让人睁不开眼 。唯有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站在雪中,望得出了神,脸上露出喜色——老天爷给力,刚好验证了他此前的占卜:“十八大雨,十九辰时城破 。”
自清晨开始,城外响了一夜的炮声就零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战靴在松软的雪泥中踏过的声响 。苍茫的天地之间,这座孤悬的城池果然被攻破了 。根据《国榷》的记载,东直门城门破时,城墙上的大明守军如秋风落叶一般纷纷坠落 。负责把守东直门的河南道御史王章战死了,把守安定门的兵部尚书王家彦跳城自杀,摔断了双腿,却还剩了一口气,被手下救下,藏匿在市民家里 。他没死心,或者说他早已死了心,又趁人不备,悄悄解下腰带,自尽而亡 。
第二天辰时,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缥衣,骑着乌驳马,一副英雄气概,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他自德胜门入城,穿过大明门,一路杀到紫禁城前 。仰头,“承天之门”四字赫然在目 。李自成踌躇满志,扭头对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尚书宋企郊等人说:“我射它一箭,如能射中四字中间,必为天下一主 。”他从牛皮箭筒中拔出一箭,“砰”的一声射出 。细雨横斜中,那支蓄满势能的箭矢在克服了风的阻力之后,疾速奔向那块门匾,虽射中门匾,却不够精准,射在“天”字的下半部,最多八点五环 。李自成眉头微蹙,牛金星宽慰道:“中其中,当中分天下 。”李自成淡然一笑,没有在意,纵马率先冲入紫禁城 。
马蹄在紫禁城内留下空旷的回声 。偌大的紫禁城,死的死,逃的逃 。崇祯皇帝在前一天下了第六道罪己诏,就回到乾清宫,在这座地动山摇的城池里,呆呆地坐定 。残酷的战事,已不在遥远的陕北高原,不在黄河边的洛阳,而就在他的身边 。喊杀声在这座城市里此起彼伏,断肢充塞着街巷,无数的伤口在同时流着血 。空气中晃动着死亡的气息,像一条绞索,勒得他透不过气来 。他让周皇后、袁贵妃侍奉着,斟了一杯酒 。酒液滑过一道晶莹的弧线,珠圆玉润,准确地落在他的酒杯里 。伴随着李自成军队的马蹄声,他看到案上的酒杯都在轻微地颤抖 。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没有了昔日的歌舞酒筵,这酒,格外的苦涩 。他一边饮,一边嘟囔:“苦我满城百姓 。”话音落时,两行泪水,已挂在他的脸颊上 。
周皇后的胸中一定贮满了数不尽的伤感,她默然回到坤宁宫,崇祯跟随进来的时候,她已悬梁自尽了 。崇祯没有丝毫惋惜的意思,只说了句:“死得好!”他猛然想起了已经到了出嫁年龄的长平公主,立即把她召到身前,说声“尔何生我家”,然后左袖掩面,右手抽剑,向长平公主砍去 。长平公主用胳膊一挡,一声脆响之后,半截玉臂飞向宫殿的一角 。崇祯没有罢手,又提着那柄剑,面色狰狞地跑到昭仁殿(这座宫殿的故事,我还将在后文中详细讲述),一剑捅死了六岁的女儿昭仁公主,又舞着那柄剑,砍死无数嫔妃宫娥,然后,像完成了一件重大的心愿,别无所憾,一个人抛下宫殿,披发跣足,拖着一路的血光,逃到煤山上,投缳自尽 。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