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自古以来民间流传着刘伯温神鬼莫测的本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阳相术,无一不通 。正是在他的辅佐下,朱元璋才能顺利的建立了大明王朝 。然而这位奇才却在洪武八年,因感染风寒,一个月后竟悄然而逝 。一时间众说纷纭,疑点重重 。他的死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
【鬼神军师刘伯温死因真相竟是肝癌?】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县人,自幼聪捷,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三岁中得进士,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据《明史》记载,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刘伯温的阅读视野非常开阔,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快乐而不倦之事 。知识渊博的他可称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 。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人物,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似神仙一般,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 。
中了进士后,刘伯温曾在元朝政权内担任宣官职,但他看到元代统治者仇视汉人的种种措施以及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最终愤而弃官还乡 。朱元璋起兵以后,多次盛情邀请刘伯温参加义军,于是刘伯温再次离开家乡,投身到反元战争的第一线 。刘伯温出山后,朱元璋拜他为军师,由于有了刘伯温的辅佐,朱元璋很快扫平元末群雄,一统天下,刘伯温也被朱元璋称为是自己的“张良” 。天下太平之后,刘拍温也曾想过学张良功成隐退,但他对朱元璋的本性似乎还认识不够清楚,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然而统一天下后的朱元璋心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看来,那些才华出众的功臣已经不再是他争夺天下的得力干将,而变成了新王朝的心腹大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刚刚从别人手中夺得政权的朱元璋开始担心别人从他手中夺取政权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对手握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心怀不满,有意收拾他,因为李善长与刘伯温关系不睦,便想让刘伯温出面来惩治李善长,刘伯温此时并没有因为旧恶而对李善长落井下石,反而向朱元璋进言,称李善长是开国元勋,在朝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惩治李善长对朝廷不利 。刘伯温此举表面上是为李善长开脱,实际上他是不愿看到残害功臣的局面出现,深知唇亡齿寒道理的刘伯温,自然不愿帮助朱元璋开重惩元勋重臣的先河 。这以后,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刘伯温心灰意冷,第二年便找了个理由告老还乡去了 。
归隐后的刘伯温深居简出,每天以饮酒下棋为乐,口不言功,尽量避免与官府中人交往 。《明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想拜访刘伯温,但刘伯温都婉言谢绝 。无奈之下,青田县令扮成百姓去见刘伯温,正在洗脚的刘伯温让儿子把县令带到屋内,还让人做饭招待县令 。县令对刘伯温说:“我是青田知县 。”刘伯温急忙起身自称小民拜见县令,然后便离开房间,不再见县令 。尽管刘伯温已经刻意保持低调,但多疑的朱元璋并不放心,他将刘伯温的儿子留在京城当官,表面上是重用功臣后代,其实却是将刘伯温的儿子作为人质 。
然而,小心谨慎的刘伯温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脱政治斗争的漩涡 。早在建国之初,朱元璋曾就丞相人选询问过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认为胡惟庸并不适合这一职位,胡惟庸获悉此事后便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后来终于当上了丞相,便时刻寻找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个叫谈洋的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加强管理 。胡惟庸得知后便让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伯温,称谈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伯温是想要在这里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 。多疑的朱元璋下令剥夺了刘伯温的官禄 。刘伯温害怕会带来更大麻烦,便前往南京当面向皇帝请罪,但朱元璋对此事全然不过问,刘伯温申诉无门,忧郁成疾,很快就病倒了 。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刘伯温吃了胡惟庸送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 。刘伯温又上奏朱元璋,但朱元璋依旧不管不问 。这样,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 。直到这时,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下令让他返回青田老家 。返回家乡不久,刘伯温就离开了人世 。
- 刘伯温隐退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刘伯温生平简介
- 关于女军师的介绍 女军师
- 刘伯温真的会求雨吗?他求雨又到底为了什么?
-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 刘伯温的预言猪鼠年大瘟疫 刘伯温预言猪鼠年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刘伯温怎么死的 刘伯温怎么死的
- 《军师联盟》 司马懿为何会成为三国戏的新宠?
- 刘伯温解梦定江山,朱元璋早知道朱棣会谋反
- 刘伯温一生预言无数 为何无法预言自己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