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蒸|如何写一首有内涵的诗?以几则诗话深度分析,明白奥秘后写诗不难

诗词句子之写出浅薄,透出深沉
老杜诗:“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此言贫不露筋骨。杜荀鹤:“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盖不忌当头,直言穷愁之迹,所以鄙陋也。
“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都是旁敲侧击,以景衬托穷愁之意。柴门草很长很深,灶台土冷没烟火很久了。
杜荀鹤的“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青柴带叶烧”则直指煮野菜与无干柴起火,系直描,直言穷愁,谓之当头,所以说鄙陋。因为他是直接说我只能煮野菜,也没有干柴。这种描写带有主观的说教,略有一种刻意的表演成分。而非老杜的不加主观意识的纯粹呈现事物画面,让读者自己去感知这种氛围,得出作者生活很贫困的感觉。故此,这两句诗给读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我曾说的写出与透出之区别,直接写出浅薄,以客观描写透出则深沉。初学者最容易犯这毛病,所以句子容易让人感觉不够深度。
郁蒸|如何写一首有内涵的诗?以几则诗话深度分析,明白奥秘后写诗不难
文章插图

2.如何活用字词作诗眼句眼,琢磨用字如何才是最妥当?
如苏轼的《次韵沈长官》中:“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又卢襄诗:“眼馋正得看山饱,梅瘦聊须著雨肥。”
这两句诗都用“饱”“肥”二字,但在用法上各有差别,优劣也不同。老苏的两句字词不害为佳诗,卢襄的却犹如村学中腐儒捉对耳。
为何两联差别如此之大?老苏的“风来”、“雨入”,相对于“初饱”、“渐肥”,为现实中平淡语,纯粹描写风雨状态,以衬托出“饱”与“肥”的形象生动,可谓自然慰藉。此处“饱”与“肥”是为句眼诗眼,风雨并没有抢去句眼的风头。
而卢襄诗中则琢字有些过头。眼看山饱,当是因为馋而后才有饱。梅须雨肥,当是因为瘦才后有肥。“饱”、“肥”已隐含前边的“馋”、“瘦”,故不用言明“馋”、“瘦”,作添足之举。“馋”、“瘦”也抢去了“饱”、“肥”风头,两者变为平行关系,那么这个诗句的重点就没了,焦点有点不够集中。
“饱”、“肥”的字意已经很厚重,故此前边应用轻清描写来衬托才得当,否则失之于呆滞。这即是诗词的虚实、疏密道理,须安排妥当为上。故此,卢襄诗似有意求奇,却反而不稳妥。如何琢磨文字,现在写诗词的人很多难以把握。不会者固然写不出好句,略知琢字一二者,又不知如何恰当合适。我也深受其害,经常琢磨不定文字。
郁蒸|如何写一首有内涵的诗?以几则诗话深度分析,明白奥秘后写诗不难
文章插图

3.诗句如何得造化之妙。
梅圣俞诗云:“远钟撞白云。”无合有合。这就是无理而妙,有真境界。白云是虚无缥缈的,不是一个实质化的事物。钟声更是如此,是无法捉摸的。但梅圣俞用一个撞字,把两种不可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可捉摸的钟声就成了实实在在的事物。钟声的悠然浑厚绵长已不言而出,在于眼前,在于耳边。撞字实乃妙中之妙,钟声撞白云,无理而理。这其实也是通感的一种手法,把声的听觉转为可见可触摸的感官。我们可以学习类似手法,很实用。
郁蒸|如何写一首有内涵的诗?以几则诗话深度分析,明白奥秘后写诗不难
文章插图

5.石林叶梦得《诗话》曰:“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削之痕。老杜‘细雨鱼兒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著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至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使唐末诸子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