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文章怎么写( 四 )


这里,老舍写出了北京城盛夏的炎热程度 。热得柳树像生了病,叶子“打了卷”,被晒得水份几乎都没有了 。
北京本来就气候干燥,多尘土,连日的暴晒,使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所以尘土和天上的灰气结成了“恶毒的灰沙阵”,整个城市“干燥”、“烫手”、“憋闷”,活像个“烧透的砖窑”,可见人们受煎熬的程度 。接着老舍写了狗、骡等动物也热得“吐出红舌头”、“鼻孔张得特别的大” 。
柏油在高温下才会化开,一般要用木柴烧成大火才化开,而夏日北京的柏油路也自动化开了,可见温度之高 。盛夏的天气,下午二三点钟,更是一天里最难耐的时候,马路上焦干、滚烫,脚踏下去柏油路都软绵绵的了,处处在化开 。
空气又热又闷,像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了似的 。整个世界刺眼的亮,令人口焦舌干,头昏眼花 。
处在这“砖窑”中的人似乎也成了烧烫的火砖,任你用凉水浇下去,总浇不灭这团火,刚浇下去的凉水立即就化成汗珠,蒸发掉了 。那时,人们的行为、脾气也变得古怪易怒了 。
尤其是上海,拥挤的住房简直成了“蒸笼”,人快蒸成人肉包子了 。傍晚,太阳刚刚打道回府,成排的躺椅,折叠床,小圆桌都从“蒸笼”里搬了出来,男士和男孩都赤膊吃饭,在路灯下打牌、看电视,消磨时间;即使平时温尔文雅的先生们,这时也静不下心来在他的象牙塔里钻研深奥的学问,终于顾不上斯文,也赤脚、短裤、背心,上街找风去了 。
许多人甚至通宵睡在露天下 。上海盛夏乘凉的这种盛况大概可算全国之冠了 。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描绘盛夏酷暑的景象强调了河水晒干了,“干蓬蒿”晒干得“都烧起来了”,天空光有雷声不见雨点 。他是这样描绘的:一个干旱的夏天 。
村庄对面的顿河的水变浅了,那片从前是急流奔驰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浅滩,牛走过对岸去的时候,水连它们的脊背都没不过了 。……一到夜间,顿河对岸的天空上就布满了黑云,雷声干燥地和隆隆地响着,但是一点雨也没有落到被热气蒸烧着的大地上来,闪电空打个不住,把天空划成许多尖角形的蓝色块子 。
残夏,是一年中夏季转折点的时节 。白天,依然烈日当空,土地依然被烤着,空气在灼人的阳光下依然闷热 。
成熟的谷物在炎热下弯着腰,低着头,和草叶一样绿色的蚱蜢,四处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天空带着那种即将变红的橙黄色,仿佛一大片金属接近炉火时一样 。
残夏时,雨水开始多了,天空没有完全干净的时候,总有一两片浮云,到了晚上,大风刮起来,天边悬起了乌黑的云朵,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夹着炸雷和闪电到来了 。因为常常下雨,盛夏酷暑的炎热浇凉了许多,人们终于能深呼吸到阵阵凉气了,对太阳的诅咒声渐渐也少了 。
上面对 。
5. 夏天作文怎么写 美丽的夏天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一声声地叫着夏天……”这是时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一首好听的歌 。
美丽的歌声伴随着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童年的美好夏天 。而现在,春天刚刚过去,知了又在耳边欢唱了起来 。
我听着窗外知了此起彼伏的旋律,情不自禁地坐在古筝边,我也要用我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美丽的夏天…… 初夏的黎明,天空就像被一个淘气的孩子抹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这儿一块红彤彤的,那儿一块黄灿灿的,大多是暖色调,但没有很深的颜色,比起黄昏时的火烧云,它的绚丽之余多了一股清秀 。而此时的大地,到处是深绿色的,早起的鸟儿传出来的三两声清脆的鸣叫,划过了城市和乡村人们甜美的梦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