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米字怎么写

1.带米字的字带“米”的字有:粟、粗、糕、精、糟、籽、糙、粉、粥、粒、类 。
1、粟[sù]
1.一年生草本植物 , 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 。北方通称“谷子” , 去皮后称“小米”:~子 。沧海一~ 。2.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农贵~ 。3.姓 。
【古代的米字怎么写】2、粗[cū]
1.疏忽 , 不周密:~心 。~疏 。~略 。~率(shuài) 。2.不精致 , 工料毛糙:~糙 。~劣 。~料 。~纸 。~粮 。~制滥造 。去~取精 。3.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 。~壮 。~重 。~实 。
3、糕[gāo]
用米粉或面粉搀和其他材料蒸制或烘烤而成的食品:年~ 。蛋~ 。绿豆~ 。~点 。~饼 。
4、精[jīng]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 。2.细密的 , 与“粗”相对:~密 。~细 。~确 。~制 。~读 。~选 。~心 。~研 。~雕细镂 。3.聪明 , 思想周密:~悍 。~敏 。~明 。4.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 , 提炼出来的东西:~华 。~英 。~神
5、籽[zǐ]
某些植物所结的种子:~实 。~种(zhóng ) 。瓜~儿 。
6、糙[cāo]
1.米脱壳而未舂的状态:~米 。2.不细致 , 不光滑:粗~ 。毛~ 。
7、粉[fěn]
1.细末儿:~末 。~剂 。~尘 。米~ 。花~ 。药~ 。漂白~ 。2.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 。~墨登场 。~黛 。扑~ 。~霜 。3.用涂料抹刷:~刷 。~饰 。4.使破碎 , 成为粉末:~碎 。~身碎骨 。5.白色的或带粉末的:~墙 。~蝶 。
8、粥[zhōu] [yù]
1.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 。2.像粥的东西:泥~ 。乱成一锅~ 。
9、粒[lì]
1.成颗的东西 , 细小的固体:米~ 。盐~ 。颗~ 。~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 , “子”读轻声;b.指“基本粒子” , 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 。2.量词 , 多指颗粒状的东西:一~米 。一~珍珠 。
10、类[lèi]
1.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 。~群 。~别 。~书 。分~ 。人~ 。2.相似 , 好像:~似 。~同 。
2.古代的字是怎么写的中国古代文字演变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 , 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草书→ 楷书 → 行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 , 形声字只占20% 。主要使用石刀划刻
金文(钟鼎文):殷代图像金文 , 先秦称铜为金 , 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 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 。与甲骨文相比 , 金文象形程度更高 , 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 。金文填实的写法 , 使形象生动逼真 , 浑厚自然 。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 , 金文笔道肥粗 , 弯笔多 , 团块多 。主要使用金属铭刻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 , 其铭文共32行 , 497字 , 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 。
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同时期产生了毛笔 , 主要使用毛笔书写 , 之后均主要采用毛笔书写
大篆:西周后期 , 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 , 他别创新体 , 以趋简便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 。因其为史籀所作 , 故世称"籀文" 。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 。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 , 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 , 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 , 字形结构趋向整齐 , 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 , 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