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概括怎么写( 四 )


6.语文上怎样概括事件新课标要求:“初步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文章 。”
就是要我们能够总体上把握文段的中心和主旨,把握作者的意思和思路 。阅读材料时首先要弄清楚写了什么,然后再分析各个段落是怎么写得和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 。
总之,要把一篇文章或一个语段 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要孤立片面地分析问题,确实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这样才能过准确地做好每道题目 。
注意整体感知的技巧,简而言之,有以下两步:①答案来源:第一条是采摘材料中的关键语句 。第二条是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合并浓缩 。
第三条是归并,就是将材料中的几个段落和几个小层的意思合并到一起来,兼收并蓄,全面而不会遗失 。②答案形成:要遵循由繁到简、先概括后压缩的路子,就是先用自己的话或者是文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文字可以多一点繁一点,然后删去多余的不必要的次要的文字,留下达意能力强的重点句子 。
化繁为简,尤其是有数字限制的答案,更要这样做 。新课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
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在不同的文章体裁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的: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例就是文章主旨 。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归纳中心思想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核心 。
在不同题材的文章中,文章中新思想的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是文章中新思想的集中表现;在说明文中,介绍事物的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的主题;在各类记叙文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包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以下方法:(1)从分析标题入手 。
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白杨礼赞》直接揭示了“中心意思”,《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概括了所叙述的主要事件 。
(2)从分析材料入手 。材料是表现文章中新的基础,可以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总结中心 。
如《一面》,作者三次细致地描写鲁迅瘦得叫人担心却精神抖擞的外貌,表现出鲁迅先生的坚强意志和忘我精神,写鲁迅对作者的关怀和帮助,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3)从分析首段入手 。
文章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4)从分析篇末入手 。
许多记叙文都是在篇末点明主体或深化中心意思,分析结尾段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
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图 。同时,在议论、抒情的句子中,可以直接看到作者感情的变化 。
(6)联系作品背景 。作品是社会的反映、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
不少的作品,只有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的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 。新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文中关键词句主要指: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对于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语或过渡句等等 。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词语:(1)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4)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联结作用的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