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隶书怎么写( 五 )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字起源与演变
6.隶书的宁怎么写宁
历代名家
写法参考
7.隶书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啊一、注意事项 隶书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写法与左点、右点写法相似,不同处是末笔出锋较长 。
隶书竖的写法于篆书相同 。隶书的横有短横和长横两种,短横起笔逆入平出,横末护尾,略似篆书 。
长横起笔藏锋向上逆入,继之用方笔折下转向右,使之成蚕头的起笔,继而向右行笔,笔稍涩,不可浮滑,至横的三分之二处,按笔带出一向下的波凹,继之提笔稍向上翘出锋,形成燕尾 。这一运笔又称为波磔 。
捺与长横的写法相似,只是笔势向右下,较横更舒展 。撇的写法,与写左下挑相同,起笔后用过笔向左下行笔,行中略增曲势,至全画三分之二以下处用力顿笔,到画的末端捻笔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笔收锋于线中 。
钩的写法有几种,这里只介绍常用的长钩的写法,出锋后不提而是用过笔向下行笔,行至竖下端再依次蹲笔、挫笔、顿笔向左画近似水平的圆弧,至弧末提笔出锋 。PS:另外,隶书的书写还应注意:如一字中有数横相迭时,通常是最末一横写成带蚕头燕尾其余都是短横;如一字中既有长横又有长捺,通常是长捺用蚕头燕尾,长横不用,如“大”的写法就是 。
二、临摹方法1、字形扁方 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起笔蚕头 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 。
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 。“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
3、化圆为方 化弧为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56639直 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 。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
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变画为点 变连为断 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 。5、强化提按 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
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扩展资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的异体字而推行小篆,但小篆弯圆缭绕,笔画复杂,书写不便 。
为追求效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少用小篆,多用隶书 。《说文解字》记载“秦书有八体”,隶书位列第八 。
西晋书法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称:“隶书者,篆之捷也 。”清代沈曾植说:“隶者,篆之行也 。”
篆书在书写的过程中,演变出更简洁化的“草体”即隶书 。它比篆书更便捷纵逸,书写更为简便 。
过去,由于史料的缺乏,人们对隶书的形成时间说法不一 。广为流传的是秦朝狱吏程邈造隶书之说 。
唐代书论家张怀瓘在《书断》里讲到,程邈是秦朝一名县狱吏,善写大篆,因得罪秦始皇,被关进云阳狱中 。在狱十年,他钻研字体结构,把大小篆的圆转改为方折,创造出三千个隶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