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写钢琴教案( 三 )


2.出示主题旋律,教师弹奏,学生随琴哼唱,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了解音乐中“模进”手法的运用 。3.分别弹奏(播放)三个段落,学生感受乐段不同的情绪及重复 。
4.完整播放(弹奏)乐曲,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整体印象 。五、音乐故事1.播放《月光曲》片断,导入作品创作的传说故事2.聆听音乐作品《月光曲》,感受作品艺术形象 。
六、学唱《欢乐颂》主题1.从《致爱丽丝》、《月光曲》两首钢琴曲风格导入《欢乐颂》 。2.教师弹奏,学生随琴哼唱乐曲,重点指导:跨小节切分 。
(设疑,下课继续)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合唱交响曲》的创作背景,进一步感受贝多芬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与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博大胸怀 。2.在学生熟悉旋律声部的基础上,学习二部合唱《欢乐颂》,通过演唱,来体会乐曲激昂的情绪 。
3.指导学生运用和谐的两声部来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内含,用和谐的两声部演唱 。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齐唱《欢乐颂》二.资料展示交流通过交流如何创作完成《第九交响曲》,最后亲自指挥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贝多芬的一种精神 。三.欣赏《欢乐颂》1.播放意大利语《欢乐颂》,感受音乐的情绪、气氛 。
2.再次倾听,了解作品的演唱形式即主题的变化重复 。3.播放其它版本的《欢乐颂》,感受不同形式的演唱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
(如美声、通俗唱法)并导入歌曲两声部的演唱 。四.歌曲学习《欢乐颂》1.全体同学学习第二声部旋律 。
①教师示范演唱 。②学生在教师的伴奏中自由学唱 。
重点指导:7——3,6——2——5五度大跳、四度音程,跨小节切分,切分前换气③教师弹奏两声部,指导学生找到第二声部的旋律,并能正确演唱第二声部不受干扰 。2.两声部合唱①合歌谱A.学生先视唱高声部歌谱,再视唱第二声部歌谱 。
要求:正确、流利B.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歌谱视唱 。(请学生选择声部,教师则选择另一个声部)边唱边倾听效果,并及时作出声部的调整 。
C.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请班中的音乐骨干担任一个声部,其余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与之相配合,最后逐步独立 。)——交换声部②合歌词A.骨干担任一声部,其余同学一声部进行合作 。
教师指导从分句到完整合唱 。B.学生平均分成两声部进行练唱,并进行声部的交换 。
备注:歌曲《欢乐颂》主题旋律学生经常能够接触到,因此在熟练旋律声部的同时,学习第二声部,从而进行两声部的合唱,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合唱练习 。
6.古诗听弹琴教案怎么写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