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信封怎么写( 三 )


4、办丧事的时候,主人家收到礼包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需要回礼的,也就是送一个小礼包给送礼者,这种礼包一般就是一块钱左右,象征着送礼者大吉利是 。这种回赠礼包,送礼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
5、丧事送礼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 。亲人去世后,主人家一般都会派专人去给亲友报丧,白事礼包一般就是在使者报丧的时候送出去,让使者代收,这个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礼人员,收到礼包后会登记在人情簿,然后回礼 。
6、对于一些亲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于关系比较特殊,还要给逝者送花圈或是挽联,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办了,在使者报丧的时候一并把这个代办款交给使者,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礼包数目,避免使者弄混出丑 。代物款不需要进礼包 。
拓展资料:
帛金,源于以前人们生活不富裕,亲友家里发丧,出席丧礼的都会送些数目为单的钱,帮补一下亲友办丧事支出,除了是对死去的人聊表心意,也实实际际地帮助一下在生的人 。这笔放在白信封入面的钱是为“帛金” 。“帛”是丝织品的总称,丝织品在古时是贵重物,“财帛”之意就泛指金钱 。
丧礼时送上帛金的金额,通常是在整数以外加上零丁的一元,以零一作结,例如101元,这与中国人的“长长久久”观念有关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亲友参加丧礼都会收到由亡者家属送出、内含一元硬币及糖果的吉仪 。一旦亲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数,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尾数便为九,导致丧事“长长久久”不吉利之意 。因此,便要特别在帛金内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后,不会以九字作结 。
此外尾数一元也可取其单数,免得“坏事成双” 。避免偶数是因为“双”与“伤”是谐音,有“伤心”的意思 。
尾数一元也可能是取其广东话的谐音,“一单过”即没有下次的意思 。
也有说法是取其普通话“一”的偕音,与“依靠”的“依”相似,意喻使伤心的亲友有所依(一)靠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帛金
8.七月半烧包,究竟包怎么写“袱包”是古时祭奠逝者,将冥币以信袱的方式化给幽冥界的亡魂,以寄托哀思 。相当于现在人邮寄钱财 。由于地域不同,写法也不尽一致,但大致相仿,其写法大有讲究,随着老一辈的逝去,正逐步失传 。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 。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
农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们中元祭祖的日子 。烧包袱,是由烧纸钱演化而来 。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灵时,都要烧包袱 。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 。将打好的纸钱,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 。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 。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
父母死三年内:父称 新逝显考,母称 新逝显妣 。孝男:XX、XX
三年后:父称故显考,母称故显妣 。孝男:XX、XX
其格式如下:
故显考(姓)公 讳(名字) 老大人 正魂收用或冥间受用或受用或收用(任一都行)
故显妣(父姓)母 (母姓)老孺人 正魂收用或冥间受用或受用或收用(任一都行)
孝男: XX 孙:XX 时间:年号(六十花甲)七月十四(或中元)
其他亡亲称呼:
九代:故鼻祖考(妣) 孝耳孙
八代:故远祖考(妣) 孝云孙
七代:故太祖考(妣) 孝乃孙
六代:故烈祖考(妣) 孝弟孙
五代:故天祖考(妣) 孝来孙
四代:故高祖考(妣) 孝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