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媒介批评( 六 )


传播学和媒介批评学有交叉的内容 , 主要表现为如何认识媒介的功能和效果 , 但媒介批评所说的媒介功能与效果不是指传播学中的“获取信息”、“监视环境”、“设置议程”、“子弹论”或“有限效果论”等那些知识 , 也不是构造“结构主义”、“符号理论”或“叙事方法” , 而是针对特定的媒介制度、媒介运作或传播内容与方式导致的利弊 , 进行分析和评价 。媒介批评不是信息传播 , 媒介批评学自然也不是传播学 。
媒介批评主要是指对媒介的评价或批判 , 包括对媒介一切领域的正误分析、是非判断 , 正如小约翰所说:“批评就是运用价值进行判断 。”①对媒介的好与坏、褒与贬的论述——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均属于媒介批评范畴 。
从葛兰西到哈贝马斯 , 从罗兰?巴特到布尔迪厄、从麦克卢汉到阿多诺 , 都对大众传媒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解构 , 媒介批评已成为西方思想家们关注的话语 。在我国 , 多年来一直重视媒介作品的分析 , 无论“新闻批评”还是“影视评论” , 都总结了一些批评原则 。
把媒介批评的理念扩展到对具体作品的评价 , 不仅充实了媒介制度的批评内容 , 而且更具实践意义 。这样一来 , 媒介批评学需要创立的学说架构 , 应把研究内容深入到三个视域: (一)批评媒介 , 集中于媒介的社会价值分析 , 揭示媒介的制度性结构及功能 。
(二)分析传播内容的质量 , 剥去充斥媒体的歪曲性的内容或朦胧的外衣 , 告诉人们如何认识社会真相 , 媒介批评指出内容质量的优劣 , 有助于提高媒体的素养 。例如: 看不懂的报纸 有香港朋友拿起一张内地报纸直摇头 。
问他为什么 , 他竟然说:“看不懂 。”一句实话使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平时看报也会摇头 , 许多报道文字也看不懂 。
例如:“**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强化一个意识 , 完善两种机制 , 实现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 , 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职责’、‘三个原则’、‘四个要求和一个提高’……” 。与会者是否明白且作别论 。
作为报纸的读者来说 , 首先就不明白其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所指的是什么;也就不明白它按照什么“工作思路”和要“牢牢把握”什么东西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 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
空话空文言之无物 , 为什么总有人不断地写呢?只有一种解释 , 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因为长而且空 , 群众见了就摇头 , 哪里还肯看下去呢 。
其实还有一种解释 , 就是下决心只要领导看 。因为长而且空 , 只有领导看得懂;即使非懂 , 至少似懂 。
有些领导平时就念惯了这种玄之又玄的报告 , 看惯了这种说了白说的文章 , 所以非但不觉其空 , 反而倍感亲切 , 赞誉有加 。因此我想 , 只要还有领导看 , 便会有人写下去 。
(秋武 , 深圳特区报 , 1999年6月26日) 这篇批评虽然短小 , 但内容深刻、生动 , 对某些会议报道、工作报道的空洞无物批评得入木三分 。这样的媒介批评看上去题旨芥微 , 其价值却是恢宏的 , 体现出深刻的新闻批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