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论文怎么写

1.古代汉语论文咋写,写啥一、言简意赅 。综观我国古代重要典籍 , 大多由文言写成 , 而当中许多不朽之作尤其以简约精炼著称 , 如《诗经》、《史记》 。只需作简单的分析 , 我们就能发现其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 , 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则比较少;二是古代汉语中多省略 。主语、宾语、谓语和介词省略的情况很常见 , 再加之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 , 讲求“微言大义” , 所以便构成了其严密简洁的风格 。
二、持久不变 。以文言为主体书面语的古代汉语在“五四”以前一直被人们世代相传 , 代代沿用 。语言成分基本未变 。诸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 , 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使用中得到了保存 。此外语言三要素中最活泼的词汇 , 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口语的传递过程中 , 有些词的古义早已消失 , 而在古代汉语里却依旧使用 。尽管后人也模仿 , 但当中难免会渗入些许其时的口语 , 从而给语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 。但从总体看来 , 文言在词汇、语法方面还是保留了它的原始面貌 。
三、言文解构 。普遍认为 , 口语是书面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两者同影响共促进 , 关系十分密切 。文言形成于先秦口语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 。从汉魏到明清 , 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 , 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 , 以古雅为尚 。这样 , 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 , 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
四、久远深奥 。时间的久远 , 导致了口语与这种语言的渐行渐远 , 从而也益发艰涩难懂 。生僻的词语 , 拗口的句子 , 加之陌生的典籍制度……这些都多少给学习者带来了难题 , 给他们在学习中添了不少困难 。
结合其特点 , 针对困惑的教学现状 , 我们发现:以文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古代汉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 具体表现为:
其一、不利于普及与推广文化教育 。由于文言与现时我们使用的语言相差太大 ,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人们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 , 从而使学古汉语成为少数读书人——文史专业学生——的“专利” , 不利于大众阅读与理解 。
其二、阻碍了思想的自由表达 。常言道:“言为心声 。”无疑地 , 语言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思想工具 。然而 , 要把古代汉语作为“思想语言”来运用 ,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 更何况它是一种定型化的、僵死的语言呢?
其三、蕴涵于字里行间的典籍制度、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在很多方面与现在相差也很大 , 这样势必会造成理解的“断层” , 给学习者带来很多不便 。
基于以上缺陷 , 从客观角度来看 , 现时古代汉语教学的尴尬局面一目了然 , 而且也是理所当然的 。针对这种状况 , 我们感到很矛盾 。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作为书面语 , 文言已让位于白话文;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古代汉语与我们渐行渐远 。由这两点 , 我们可以预见 , 在将来的某一时刻 , 它将像古白话一样 , 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