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标语怎么写

1.爱心助学的宣传标语怎么写1. 乐善之本、助人为快、会聚爱心、共创未来 。
2. 关注教育、关注贫困学生 。
3. 救助一个学生、改变一个人生 。
4. 知识改变人的命运,扶贫共奔和谐之路;
据调查,目前我国共有约4000万青少年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入学或难以为继,其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有3400多万,主要集中在农村贫困地区,这牵动着全社会有识之士的心 。
近些年,“技工荒”就像传染病一样,在各地蔓延:经济发展迅猛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高技能人才短缺!传统老工业基地东北技能人才短缺!目前广东省中、高级技工缺口达180万人,北京5年内技能人才的缺口近40万,天津每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达28万,甚至新疆也传出“5年内急需技工上百万”的消息 。
而另一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贫困学生的人数非常大:
1.贫困大学生在240万左右,其中特困生在150多万人;
2.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 达600万左右!
3.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失学儿童竟达345万人左右!可是政府微薄的财政扶助,各界人士的非持续性资助,加上教育产业市场化运作之加剧,使得这些学生难以维持学业的持续."复贫率"、“失学率”有增无减!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地区出现工荒,贫困地区孩子因无能力完成学业,被迫中途辍学,自助求学成为了必然发展的中国式职教方向 。扶贫帮困,从整体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水平,帮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是中国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每个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一项惠及国家、惠及民族的伟大公益工程 。
帮助处于特别贫困水平的青年学生缓解生活困解,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再教育)并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直至他们全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 。爱心助学高等教育扶贫公益计划摆脱以往靠国家、慈善机构、社会热心人士捐钱捐物的直接物资帮扶形式,走出“贫困-脱贫-复贫”的怪圈 。侧重对贫困青年学子的教育免费,带动他们的再就业,从而致富一方人 。工程将通过第一个三年运作,最终资助1万名学子再教育,再就业后就能够支撑1万个家庭 。工程的意义在于动用社会力量支持贫困地区学子再教育和再就业,提高青年人群素质,安定社会稳定家庭,培养就业人才,发展当地经济,通过自助、助人、服务社会,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并鼓励受助学生返乡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同时也对支持和推动中国职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
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上学机会,以“技能扶贫+自助求学+就业保障”自助求学模式解决中国贫困学生求学的实际困难 。
从实践效果来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种办学模式很快地扩大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加快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学校的校舍、设备、师资等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无形中扩大了学校的容量 。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为学校从学科型向技能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合理解决工学矛盾和企业化的管理增强了教师的服务意识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中心”的零距离教学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
更为重要的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升学就业难问题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就业竞争力 。一方面,他们理解了“学习”是为“工作”打基础,“工作”是为“学习”提供保障,理解了社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他们赚取的每一分钱,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经历了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从“学生到员工,从员工到学生”的转变,对吃苦、忍耐、纪律和责任有深刻的理解 。另一方面,合作企业既是实习基地又是就业基地,学生实习——预就业——就业渠道畅通,成绩优秀者直接为企业录用,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通过半工半读这个平台,实现校企合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企业培训员工,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起了很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