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 , 不是空唠叨 , 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 , 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 , 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 , 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 , 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 , 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 , 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 , 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 , 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 , 我想时时刻刻 , 随处给你做个警种 , 做面‘忠实的镜子’ , 不论在做人方面 , 在生活细节方面 , 在艺术修养方面 , 在演奏姿态方面 。”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 , 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 , 艺术的尊严 , 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 ,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 , 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 , 亲情溢于字里行间 , 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 。
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 , 养了十几年 , 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 , 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 , 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 , 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 。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 , 可他们想过没有 , 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 , 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 , 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 。
傅雷悟通了 , 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 , 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 , 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 , 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 , 因此 , 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
说到父子家信 , 当然 , 那是本教子为人处世 , 精研琴艺的凝血之作 。记忆中是本薄薄的简册 , 清新素雅 。
虽屡次再版 , 但依旧朴实无华 , 简练的近文中溢露出浓浓的严父之爱 。而手中的这本《摩根信札》 , 风景则大不相同 。
精明书尚采用了诱人的纸草色书皮 , 印上醒目的烫银书名 , 封面 , 封底 , 扉叶多方引用了格林斯潘 , 韦尔奇 , 巴菲特等人的读后感加以感染 , 富有时代特色的卡通漫画也穿插其间 , "商业忠告"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 。然而剥去华彩的外衣 , 书内的铅字却显出另一种人性化的温存 。
通读这三十二封家信 , 提到的问题有大有小;创新与突破;用人之道;看好你的钱包 , 让你的演讲充满魅力 。
有宏观指导亦有不劳其累 , 不厌其烦的细微关怀 , 这岂止是一本大资本家的"商业忠告"呢? "一个父亲胜过百个教师" 。老摩根谆谆教导 , 语重心长地从生活 , 工作 , 处世 , 为人 , 管理 , 经营等多个方面富有策略性的操作性地对儿子言传身教 , 循循善诱 。
纵然社会制度不同 , 但我们能从不同时代不同要求中谈懂相同的渴望 。不仅仅是书信 , 这也是一札普适性很强的睿智佳作 。
他虽然立足于商业投资运作理念 , 但绝不仅囿与此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 没有经济头脑是行不通的 , 有经济头脑并非意味?quot;你死我活" , "尔虞我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