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诏书怎么写( 三 )


5.汉朝诏书怎么写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 。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 。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 。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汉承秦制,唐、宋废止不用,元代又恢复使用 。明代用诏书宣布重大政令或训诫臣工 。
诏书有一定的格式,起首句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结尾语为「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中间则叙述诏告天下事件的内容 。诏书由内阁拟稿,经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批阅后,以墨笔楷书,由右至左直写,写在大幅黄纸上,中间及纸张接缝处钤「皇帝之宝」玺 。制作完成后的诏书称为「诏黄」,以极其隆重而繁复的礼仪,送至天安门城楼上宣读,象征著布告天下 。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立即誊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送各地,再由地方官员接诏、宣诏 。誊写的诏书,称为「誊黄」,雕板印刷的诏书,称为「搨黄」 。注:“奉天承运皇帝”为一个词,奉天承运为皇帝的修饰定语 。注:以上为清代诏书格式,清代之前,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格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开头是从明朝才开始使用的 。
6.皇帝赏赐的圣旨怎么写内容规定
清朝的是官职越大颜色越多,多彩圣旨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发给五品以下官员的圣旨颜色单一,为纯白绫 。最高等的是七色圣旨 。同时圣旨的轴柄质地也是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五品为黑牛角轴 。关于圣旨的长度历代并没有硬性的规定 。
“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这是“奉天”的来源 。至于“承运”,又牵扯到邹衍的“五德始终说” 。邹夫子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 。
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 。奉天成运皇帝,诏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 。钦此就是皇家专用名词,就是到这里结束的意思 。
其实真实的皇帝圣旨并没有奉天成运,皇帝诏曰和钦此的这些套话,这主要是古代戏文中是这么唱的,电视也这么演,大家就认为是这样的 。一般古代圣旨分两种:圣旨开头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而开头为制曰,是由皇帝亲手所写的 。
扩展资料
明清圣旨
清朝圣旨长长的圣旨就像长长的历史,欣赏着这一道道圣旨,如同在翻阅一页页历史 。清朝初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圣旨,用料考究,色彩绚丽,就是在现在看来也依然是光彩夺目 。而到了清朝末年,光绪皇帝颁发的圣旨,昔日华丽的锦缎已被粗糙得类似麻布的布料所代替 。
到了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时代,圣旨已经变成了“指叙令”,“制诰之宝”玉玺则换成了“司法部印” 。据说,如果透过光去看“指叙令”,可以发现“指叙令”里暗藏着“满洲帝国”4个篆字的水印防伪标记 。
明朝圣旨 只用一种汉文的文书来书写;清代圣旨文书则分为两种,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然后合于中幅而书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 。
专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圣旨上的汉文书法大多是端庄的小楷,这些字体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令人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