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散养时代》——两代人不声不响地叛逆之命( 二 )


教导主任惊愕地看到空空如也的教室 , 发动所有老师们去找学生 。 在那个逼仄的巷子尽头 , 活捉了正在放电影的小金豆 , 看了一半《少林寺》的学生们四散而逃 。
小金豆依然不屑教导主任的暴怒 , 无视父亲的强权式禁锢 , 即使被捆绑在椅子上 , 也有本事拖着椅子逃出去 , 当街淡定烧书 。 他还做了很多很多别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反叛之事 , 观众可以在影片中细心数数 。
导演并非在塑造一个胆大包天的小孙悟空 , 并非要讲述一个顽劣之徒如何“改邪归正” 。 而是在铺一条直通观众灵魂里的暗线 , 有多少人被各种教育管着规规矩矩活了一生 , 却没有一天敢于对抗所谓宿命 。 观者会在这些超出常规的刺激中渐次沉默 , 暗暗惭愧 , 没有趁着在孩子的躯壳下 , 做一回主 。
叛逆|《散养时代》——两代人不声不响地叛逆之命
文章图片

转而便看到了属于成年人的卑微 , 父亲金阿贵原本只是个崩爆米花的 , 因为自己身上的八两才华 , 破格招进文化站放电影 。 摇身一变成了文化站里的“文化人” , 是这个满脸风霜的汉子 , 最得意的底气 。 而文化站的正规编制 , 则是他的终极欲望 , 使他甘心陪着笑 , 在上级面前点头哈腰 。
而儿子小金豆的屡屡闯祸 , 让金阿贵的工作也受到连累 。 一边是遥遥无期的编制 , 一边是快要被学校开除的儿子 , 金阿贵的腰杆子更低了 , 他不只是要给领导陪笑 , 还要给教导主任配笑、给校长陪笑送礼 , 给所有他惹不起又能掐住他家命运喉咙的人 , 低三下气 。
金阿贵弯下的腰 , 都期待儿子小金豆能替他直起来 。 但他对儿子的一次次管束 , 全部反弹成他心底的伤 , 终于他放弃了生活的挣扎 , 给儿子留了个纸条——“从此你自由了 。 ”
失去父亲强权压制的小金豆 , 开始在自我流放中思考 , 他稚嫩的脸 , 挂上了属于成年人的城府与忧愁 。
金阿贵的工作并没有因他的兢兢业业努力勤奋而转正 , 资本顺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得意洋洋 , 他堂堂一个“文化人” , 要去听一个曾经是劳改犯的暴发户差遣 。 这个劳改犯剥夺了他放映员的岗位 , 让他去看大门 , 外加卖爆米花 。
被“打回原形”的金阿贵 , 站在熙攘的街头 , 守着乌漆漆的爆米花炉子 , 反而挺直了腰板儿 , 笑得坦荡 。 他不顾上级领导的斥责 , 坚持自作主张 , 给全镇的孩子们放了场《少林寺》 , 这场电影是他给儿子的礼物 , 更是父子俩面对规则和权利的一次同仇敌忾 。 冰封很久的父子情 , 就此回暖 。
直到儿子用弹弓加鞭炮 , 报复让父亲下岗的镇领导 , 让大人们齐聚的开业庆典如鸟兽散 。 当领导带着警察寻找肇事者 , 金阿贵看到躲在树后惶恐瑟缩的儿子 , 竟然哈哈一笑“是我干的!一切都是我干的 。 ”戴上手铐的金阿贵 , 此时像一个对抗不公的英雄 , 而观众们却能浑身一震 , 原来这父子俩 , 分明是一样的人!!!
金阿贵用他的方式做了自己的主 , 更是用他的方式 , 给足了儿子满满的父爱真情 。 全片并没有过于煽情的台词 , 没有直戳泪点的技巧 , 没有精心设计的意外 , 即使最后一幕父亲的顶罪 , 都交代得轻描淡写 , 犹如金阿贵在马路边边 , 多喝了一瓶啤酒 。
恰恰是导演的这些漫不经心 , 这些不按常规出牌的松弛 , 正是全片最最可贵的精神 。 好莱坞式编剧善用的手法与递进 , 王导都放弃了 , 而一些文艺片导演用来拗文艺造型的镜头语言、独特的色彩构图、文艺腔的对话 , 他都没有使用 。
镜头是暖的 , 画面是干净的 , 没有做旧的痕迹 , 也没有《你好,李焕英》里那种追忆年代的刻意 。 他并不胳肢着观众大笑 , 也不会撕扯着观众痛哭 。 年代只是载体 , 精神才是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