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字母怎么写

1.高等数学所有符号的写法与读法P为真等于1否则等于0 ∑[1≤k≤n]f(k) 对n进行求和,可以拓广至很多情况 如:∑[n is prime][n < 10]f(n) ∑∑[1≤i≤j≤n]n^2 lim f(x) (x->?) 求极限 f(z) f关于z的m阶导函数 C(n:m) 组合数,n中取m P(n:m) 排列数 m|n m整除n m⊥n m与n互质 a ∈ A a属于集合A #A 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 ∞ 无穷大 π 圆周率 |x| 绝对值 ∪ 并集 ∩ 交集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恒等于或同余 ln(x) 以e为底的对数 lg(x) 以10为底的对数 floor(x) 上取整函数 ceil(x) 下取整函数 x mod y 求余数 x - floor(x) 小数部分 ∫f(x)dx 不定积分 ∫[a:b]f(x)dx a到b的定积分 >>远远大于号 <<远远小于号 ? 包括 ⊙ 圆 φ 直径 β 贝塔 读音Α α alpha alfa 阿耳法Β β beta beta 贝塔Γ γ gamma gamma 伽马Δ δ deta delta 德耳塔 大写Δ在数学和科学,表示变量的变化Ε ε epsilon epsilon 艾普西隆Ζ ζ zeta zeta 截塔Η η eta eta 艾塔Θ θ theta θita 西塔Ι ι iota iota 约塔Κ κ kappa kappa 卡帕∧ λ lambda lambda 兰姆达Μ μ mu miu 缪Ν ν nu niu 纽Ξ ξ xi ksi 可塞Ο ο omicron omikron 奥密可戎∏ π pi pai 派Ρ ρ rho rou 柔∑ σ sigma sigma 西格马Τ τ tau tau 套Υ υ upsilon jupsilon 衣普西隆Φ φ phi fai 斐Χ χ chi khai 喜Ψ ψ psi psai 普西Ω ω omega omiga 欧米伽 。
2.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大约4000年前,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表.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发生了种种变化,例如,古老的希腊字母和希伯来字母就不太一样.但是,古代希腊人和希伯来人都曾用字母表中的字母依次代表数字.后来,人们也曾用英语字母代表过数字,例如依次用A、B、C、D代表l、2、3、4,I、J、K、L代表9、l0、20、30等等. 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周围跨越欧亚非三洲、直达大不列颠岛的辽阔地域.他们创立了一套书写数字的独特方法:用I、Ⅱ、Ⅲ、Ⅴ、Ⅹ分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3356634别表示l、2、3、5、l0,Ⅳ和Ⅵ分别表示4和6,其中的奥妙是:“若较小的数字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左侧,则表示两者相减;若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右侧,则表示两者相加”,所以Ⅳ表示Ⅴ(即“5”)减去I(即“l”),Ⅵ则是Ⅴ加上I;同理,Ⅶ和Ⅷ分别表示“Ⅴ加Ⅱ”和“Ⅴ加Ⅲ”,即表示7和8;Ⅸ和Ⅺ则分别表示“X(即'10')减I”和“X加I”,即9和11.代表数字的符号,在书写时顺序非常重要. 在罗马记数法中,还用L代表“50”,C代表“l00”,D代表“500”,M代表“l000”.所以,1994用罗马数字书写,就是MCMXCIV,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M(即“l000”),CM(“1000”减“100”,即“900”),XC(“100” 减“10”,即“90”),以及Ⅳ(即“4”).要是把这些数字符号重新排列一下,变成MMCXCVI,那么它就不是表示1994,而是代表2196了. 创造出这些记数方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然而,它们毕竟还不够方便.比如说,今天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要比使用罗马数字简便很多. 有趣的是,发明“阿拉伯数字”的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印度人.两千多年前,印度人首先使用了l、2、3……9这九个数字;他们书写时,用最右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一”,其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十”,再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百”,如此等等.例如,1994就表示一共有4个“一”、9个“十”、9个“百”、1个“千”.这在今天,就连小学生也是非常熟悉的了. 这种写法有一个缺陷:比如说,它很难将“3500”和“35000”区分开来.公元8世纪前后,印度人又发明了一个代表“根本没有”的符号:“0”.于是,就可以很清楚地用3005来表示3个“千”、没有“百”、没有“十”和5个“一”了. 用这种印度数字进行数学运算,不知要比用罗马数字或用字母符号方便多少.因此,它渐渐地传遍了全世界.阿拉伯人首先将印度数字传到了西亚、北非和西班牙,这就是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我国广泛使用“阿拉伯数字”迄今尚不足一个世纪.然而,数字在我国却有着独特而悠久的发展史.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半坡文化遗址中,一些彩陶上刻画的简单符号很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文字和数字.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墟甲骨上,已有代表“一、十、百、千、万”的专门数字.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钟鼎文中还用到了隔位字“又”,例如“六百又五十又九”,即659.后来,我们中国人又创造了表示空位的符号“O”,它与“阿拉伯数字”中的0相比,可谓大同小异. 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学王国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二十四史”“三十六计”“九大行星”“三好学生”“世界七大奇迹”“四项基本原则”“七十七国集团”……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更何况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例如,在灯谜中,“十(打日本一政治家),谜底:田中”,“99(打一字),谜底:白”,皆系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在对联中,古往今来令人拍案叫绝的“数字对”亦不乏其例:上下联中均嵌入诸多数字,一一相对,浑然天成.如以五行和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巧妙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旧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封,水面偏能用火攻.” 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数字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过去人们用字母代表数字时,有的数字写出来就像是一些单词,例如,人们曾用英语字母E代表5,用O代表60,用W代表500,于是,565写出来就是WOE,正好和英语单词“悲哀”的拼法完全一样.因此,人们认为565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甚至创造了一套方法,故意让用字母表示的数字带有一定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占数术”.其实,它和“占星术”一样,纯系无稽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