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分析怎么写( 七 )


区县综合分析是特殊的“常规产品” 区县综合分析是特殊的“常规产品” 在诸多统计产品当中,区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一种特殊的“常规产品”,原因有三 。首先在于产品的提供周期,即按 照一定的时段频率(特别是季度)提供经济运行报告,恰好与领导对经济 运行的分析、研究、决策周期相吻合;其次在于产品的信息容量,即通过 分析报告、可以对区域经济总量、相关结构、行业(领域)特征,有一个 “全范围、全方位”的综合印象;再次在于产品的分析含量,即除了描述 现状之外,还要观察趋势、归纳特点、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
如此“综合 功效”,是其他“常规产品”甚至“拳头产品”都无法替代的 。区县综合分析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由于经济运行报告的周期性非常有规律,数据信息经过了梳理、筛选、提炼和分析加工,特别是以数据信息为载体,记录、描述了不同时段区域 经济运行状况、运行质量及特点,集时段性、连贯性、描述性、背景性于 一体,相对于“数据库(表)”形式,其历史资料的价值更高,更便于使 用和参照 。
区县综合分析是关键的基础工作 加工区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绝不像“撰写一篇分析文章”那么简单 。组织区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活动,既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关 键的基础工作 。
首先,是对“统计数据”的把关 。区域分析素材源于不同专业、不同 岗位、不同领域,采集、汇总、初步加工和提供这些素材的过程,也是对 统计数据进行评估和审验的过程 。
【经济运行分析怎么写】 其次,是对分析素材的关联 。当加工者把全部素材进行整合,站在“区 域”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时,还要对纳入分析视线的统计数据进行关联和对 比,这个过程,是更高层面的评估和审验,不仅要利用指标进行“高层次、全视角”的观察分析,更要通过关联与对比,发现统计制度(数据采集渠 道与方法;统计指标设置与涵义;指标之间匹配程度;统计信息拥有量及 结构分布与领导决策需求、和描述区域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需求”是否 吻合等)设计和统计信息采集、加工活动的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
因此,组织区域经济运行与分析报告的活动,是一项 牵动全局的、关键的基础工作 。■写好“综合分析” 要把握区域特征 写好“综合分析” 要做好区县层面的综合分析,必须吃透区县特定的地域特征,这和掌 握分析方法与加工技能同等重要 。
如果不了解区情,不清楚区县特定的地 域特征,会在分析产品中出现致命硬伤 。区县地域特征 区县地域特征是什么?是“中观经济”或“次中观经济” 。
其特征表 现是: 以地域(区划)为调控主体;以特定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自然资 源为载体;以本地域社会经济活动内容和活动环节为体系(产业布局、行 业构成、经济类型等);以特定范围的管理对象、辖区内的地区差异(城 乡、城乡结合部、平原、山区等)和地域经济为特色 。“中观(区县)经济”既不是(也不存在)完整的国民经济为对象的 宏观经济,也不是以企业单个经济为对象的微观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
中观经济统计特征 除地域特征外,“中观(区县)经济”还具有鲜明的统计特征,这些 特征表现为: 经济边缘不够清晰 。用统计数据表现的社会经济活动成果不是真正的 “地域切块”成果; 经济流量影响明显 。
经济流量流入流出,特别是经济“大户”的迁动 会明显影响经济总量及相关结构; 经济轨迹自我留痕 。“中观(区县)经济”运行速度和走向未必和“宏 观地域”同步或同向; 经济成果“数”“实”相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