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了解,家长将子女选送书法培训班学习,多数在61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是处于刚开始接触识字的学习时期,此时选修楷书字体,其汉字书写结构刚好与在校老师教学的书写顺序相衔接(当然,书法的点划行笔更加严谨) 。这样一来,少年儿童学习书法对识字与写好汉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学起来更会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 。二、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决定少年儿童书体的选择 。
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是由隶书演变而来 。其形体方正,笔划平直,法度谨严,有规有矩,其笔法极完备、清晰,风格多样,流派众多,精彩纷呈,可供选择的可靠范本多,如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还有赵孟兆页《千字文》,褚遂良《倪宽赞》等等诸家碑帖 。
唐代碑帖构成我国楷书的一大渊薮 。三、少年儿童对事物理解及其接受能力程度,决定了对楷书的选择 。
行书、草书都以楷书为本体,若对楷书基本结构掌握不好,一开始便龙飞凤舞,进而应用到作业上去,会造成未学行,先学飞的倾向 。少年儿童随着其生理及其身体机能的发育,对事物的接触感受能力的提高,对新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好胜心理,他们善于模仿,对写好字有强烈的欲望 。
孩子喜欢学习书法,送他到培训班学习,应该本着其对事物的理解及接受能力程度为前提,有目的选择或要求培训老师授其何种字体 。别让孩子学习的东西感到困惑、模糊,无法对号入座,形成思想障碍 。
这样,反而产生压力,兴趣将不日殆尽 。因此,在字体的选择上至关重要 。
四、楷书的实用性,决定少年儿童对书体的选择 。少年儿童学习书法,选择楷书入门,是因为楷书是现通行汉字字体,便于学与用相结合,可增加少年儿童对学书法的兴趣 。
一方面在校学习识字的结构跟培训班老师教的楷书产生联想、衔接作用,学生容易对号入座并把书法艺术移植到硬笔书法上来 。学校课堂作业,不知不觉融入楷书书写结体,既加深识字又进一步把字写好 。
另一方面创作出来的作品,人们普遍易看、易懂、易接受 。因此,其书写水平高低也就毫不掩饰地显露出来 。
书法界上常有这样一句话:楷书难写 。其难也许就是表现在这里 。
而篆书字体的字形与现在通行的字体形迹相距甚远,偏旁部首(结构)写法不同,识认起来确有不小困难 。也很难应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然一位学生学习一种字体投入的时间并非一朝一夕,而收效却与其意愿不相一致 。
因此,在选择字体上要慎重考虑 。学楷书,是先了解笔的使用,摸清汉字结体的规距 。
先从楷书学起,这是先入规范,建立基础;否则,舍去了根本规范,便学其他字体,很可能导致半路插班,无头无脑,前不着村后不知店,无序无法,为以后的深入学习乱了步调 。邻居小民读幼儿园大班时,在一家私塾老师那里学习书法,老师教他学写甲骨文 。
通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说他进步很快,家长也感觉不错 。有一天,他兴致勃勃地拿了二张字数不多的甲骨文习作给我看看,家长说是让我指点指点 。
我乍一看,惊觉七、八岁儿童能写出如此苍劲笔划,非一般人所能为之 。我称赞他一番后问他,你能读出这二张字的内容来吗?他非常流利地从上而下一口读出 。
而我折掉上下,留下中间一个字,问他这个字是什么?他居然读不出来 。再折另一张,中间留2字,要他从下读起,他依然读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