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得十分有劲,似石头砸在地上 。要求:要有头有尾,有腹有背;腹平、背圆、头微拱、体丰满,像一颗葡萄核或者像大蒜头的肉 。
点的写法:侧锋落笔,落笔要快,力量要重,略顿之后即回锋收笔,要圆聚有力 。其运笔过程:逆锋向上,折锋向右,转锋向下行,稍驻停顿,回锋向左上方收笔 。
点的病笔:瘦长:随手一点,显得单薄;臃肿;残缺:随手一点,未一顿挫转锋;牛头;凹腰:顿后未转锋向左上方向收笔 。六,钩画的写法 颜体的钩画多呈“鸟嘴状” 。
出钩前须先顿锋提笔,力量凝聚在笔尖 。注意钩不能过长 。
引笔下行到顿处,顺势向下,再将笔以原路回锋到顿处,略驻笔,完成顿的笔姿后,快速钩出,不能迟疑 。钩的病笔:尖薄、散锋七,挑画的写法挑的写法:逆锋向左下写成长点,顿笔铺毫,由粗变细,快速成向右上提出,用力到尽头,墨色不虚 。
挑是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这一笔很像撇的反向 。要有仰势,写法也是逆锋取势,横画直落笔 。
铺毫转笔,沉着有力地向右上方挑出,行笔由慢渐快,笔毫也渐渐收拢,收锋时宜快不宜迟,要力到挑画的尖端 。挑的病笔:尖薄:一按即挑,未必送到笔尖;钝软:出锋迟疑,送力不够 。
八,折画的写法 折是横竖两种笔画的结合 。横画的尾部和竖画的头部拼接上去,行笔到横末,转笔右上稍提笔再转右下按笔、转笔,向左调整笔锋,然后按颜楷的竖法完成竖画 。
转笔常用提法,圆转直下而不取折笔,内方外圆 。从左至右写横,至转角处在折笔向下写竖 。
折处提笔上升使群毫由散而聚 。要求交接转换处自然浑厚有棱角,要善于运用连和接 。
1,2,同横的写法;3向右上提锋;4转下按笔;5,6,7,同竖的写法 。颜体折还常有下列写法:1,转折处提笔另起,不顿不折,蓄势暗过,转角处或斜面或为“圆肩” 。
2,折的笔法多为外圆内方 。3,折处有时一路圆转成圆弧形 。
折画病笔:塌肩、耸肩、臃肩 。
6.颜体的笔字怎么写颜体的笔字怎么写?见图 。
颜体:唐代颜真卿所写的字体 ,浑厚挺拔,开阔雄劲 。唐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风格 。
其书法初学 褚遂良 ,后学张旭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 。古法为之一变,世称“颜体” 。
白沙 《康有为和他的<广艺舟双楫>》:“如果说, 魏晋以前‘体’这个字是表示书体的话,在魏晋以后就转向表示个人风格,如‘颜体’、‘柳体’、‘赵体’,并非是三种字体,仅仅表示三种不同风格的书法而已 。”吕更荣《中国书法简史》第八讲(三):“ 颜真卿的书法,主要得到了张旭的指导,上承王羲之的传统,又习初唐四家特点,兼收南北朝书法新鲜营养 。
学习时有选择,有取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称为‘颜体’ 。”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 。
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书史亦称颜鲁公 。
为人刚直不阿 。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 。
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 。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 。
【过颜体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