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后感想怎么写( 三 )


引出问题“一个月够吃吗?”然后通过学生活动与反馈 ,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判断是否够吃 , 引出需要研究的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 。再利用数形结合 , 让学生结合年历卡用图进行记录、探究 ,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哪些月够吃、哪些月不够吃” , 发现每个月的天数及规律 , 从而认识大月、小月 。
最后又通过解决“一年吃多少片”的问题 , 研究“一年有多少天”?当时 , 我最大的感触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二、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终点 , 更关注了中间的节点和盲点 。这一观点是刘松老师在为我们上完课之后做的精彩讲座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
反思自己的教学 , 真的很少去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 即使有这个想法 , 也没附诸行动 , 更别说关注中间的节点和盲点了 。而刘松老师在他上这节《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就做到了这一点 。
他在教学之前先做了一项调查问卷 , 他发现孩子虽然大多数都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 甚至没听说过这些词 , 但大多数孩子都能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这项问卷 , 刘老师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起点 , 于是他这节课先设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教学 , 再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
他认为乘法交换律、交合律是一种三维的数学模型 , 学生理解有困难 , 这就是教学中间的节点和盲点 , 是教学的重点 。而加法是一种二维的数学模型 , 更加直观 , 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 学生乘法都会了 , 加法就迎刃而解了 。
唯有把握学生的起点 , 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 , 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 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 , 学得兴趣盎然 。
三、体现以人为本 ,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名师们的教学中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 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 把握儿童已有 , 体会儿童的障碍 , 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和谐数学的教育思想 。
尤其是蔡宏圣老师的课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理念 。课前谈话中他就板书了“听、讲”两个字 , 请学生说一说 , 你认为是谁讲谁听呢?第一个孩子站起来就说:“老师讲 , 我们听 。”
的确 , 我想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是把握绝对话语权的 , 许多老师会认为“我不讲 , 学生就不懂;我少讲 , 学生就少懂;我多讲 , 学生就多懂 。”而蔡老师却反问孩子:“一定是我讲吗?”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有时候您也要听我们讲 。”
正是在充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 学生才会发出这样的心声 。在课堂教学中 , 蔡老师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 。
学生能讲明白的 , 老师就不再重复;学生讲不清楚的 , 老师补充清楚就可以了 。比如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讲 , 百分数的意义蔡老师引导学生去讲 , 不到位的地方再加以补充 。
整堂课常常能听到学生说“我来补充一下 。”“我再想说几句 。”
“就让我讲一次吧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直接表现 。
在讲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环节时 , 蔡老师让学生回答“三个人谁的投篮水平高?”这一问题 , 孩子们有一些犹豫 , 心急的老师可能就会马上提示学生 , 牵着学生往自己的方向走 。而蔡老师选择了等待 , 他相信学生有了课前谁胖谁瘦的比较后 , 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