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了首富含哲理的诗,用通俗语言讲述了如何识人
中国人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品格的优劣,总是要通过时间去检验的。待到他死后合上棺材盖子,才能有一个结论。
文章插图
因为在人在活着的时候,事情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很难看清他的真面目。针对这个问题,唐朝的白居易曾经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放言五首其三》。一、白居易原诗赏析《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诗歌意译:送你一个辩别忠奸的办法,不用钻烧乌龟壳,也用不到算蓍草。分辨一块玉石的真假,就把它放到火里烧三天。要知道一棵豫樟树能不能成材,起码得先等它长七年。周公当初辅佐时,曾被人怀疑他要篡位;王莽没有篡汉的时候,却表现得十分地恭敬。假如他们当时就死了,谁知道哪一个是伪君子,哪一个是真小人呢?“钻龟”和“祝蓍”,都是指古代的占卜方式。“钻龟”是在占卜时先取一只乌龟壳,在上面钻一些孔,然后再放到火上去烧。一边烧,一边进行的巫术活动。
文章插图
事后通过观察乌龟壳上的裂纹,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吉凶。占卜过后,还会在乌龟壳上刻字记录其结果。这个龟壳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上面的占卜文字就是“甲骨文”了。“祝蓍”则是一种通过易经算命的方式,采用的是四十九根蓍草的茎来代替易经的卦象,进行卜算。要辨识一个人的忠奸,用占卜的方式显然是不可靠的。于是白居易说:让我来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让时间来检验真相吧。你看,要知道一块玉石的真假,就得把它放进火里烧上三天,因为真玉是怎么烧都不会发烫的。而要知道一株豫樟树能不能成材,不也得等七年的时间,先让它长大吗?接下来,白居易就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来举例说明,通过时间来考察人性的必要性。他第一个举的例子是周公姬旦。
文章插图
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伐纣之后建立了周朝,但是两年后周武王就去世了,留下幼子成王。姬旦为了周朝江山的稳固,坚持代替侄儿履行天子的职责。结果引起了管叔、蔡叔等人的怀疑。最后,发展到武装叛乱。周公平定叛乱之后依然尽心尽力辅佐成王,直到生命的终结,大家才相信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篡权。王莽是西汉王朝的外戚,借姑母王政君之势独揽朝政。之前一直装出勤勤恳恳的样子,对所有人都非常客气。还把自己封邑得到的收入分给宾客们,自己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大家都被王莽蒙蔽了,以为他真是一个大忠臣。结果汉平帝去世后,他通过王政君指使别人推荐自己当上了“假皇帝”。当时朝中的大臣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他上台,谁知道他上台四年之后就把汉朝改成了新朝。假如周公当年在管叔、蔡叔作乱的时候,就被打死了,那谁能证明他是一个好人呢?假如王莽在当上“假皇帝”之前也死了,那谁又能证明他是一个奸臣?
文章插图
都说这是白居易的政治抒情诗,但是这一首富含哲理的小诗,其实写得像是一篇议论文。先用诗的开头四句立论,说明要辩别一个人的忠奸,得依靠时间去检验。再用最后四句诗,以历史人物来论证他自己的正确观点。其诗言简而意骇,掷地有声。因此,后面四句诗流传极广。二、“时间”的照妖镜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创作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贬江州的路途上。他在诗序中提到:上一年好友元稹在江陵时,曾经写过五首《放言》长诗。这一次他乘船去江州,路途遥远,在舟上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写了《放言五首》来唱和元稹。那一年白居易43岁,因为在6月间上书急请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受到当权者弹劾。除了指责他越级谏言,还有人指责他生母看花坠井而死,他却一直在写看花诗,于是被贬到了江州。朝堂上政敌相对攻讦,当官的被贬是十分常见的。但是“不孝”的指责,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堪称是致命打击。白居易觉得小人得志,忠臣被害,他想不到什么办法来发泄。于是就写下了五首哲理小诗,倾吐心中的看法。
- 人生@“十宗罪”极致语录:最有哲理的28句话,句句精辟,写尽人生!
- 陆游#陆游蕴含哲理的一首诗,第二句成千古名句,道出了命运的奇妙
- 稀为贵@62岁的白居易终于抱上了外孙女,开心写下一诗,对出一个千古绝对
- 白居易&唐代女诗人之首:才貌双绝,十六岁成为营妓,却以道袍了却余生
- |有这种性格的人,最容易被同事排挤,被领导打压,希望你不是
- 张有合#山水画作蕴含画家情感,其中有三重人生哲理,可供欣赏时参考
- 蜻蜓$杨万里最经典的诗,短短四句,朗朗上口,看似写景,却有深刻哲理
- 周襄王&春秋时期,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伟大时期!
- 梦到&白居易和元稹:这大概就是友情最好的模样吧
- |在这3方面上越大方的人,越容易被人瞧不起,聪明的人都会避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