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了首富含哲理的诗,用通俗语言讲述了如何识人( 二 )

哲理|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了首富含哲理的诗,用通俗语言讲述了如何识人
文章插图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我们通过短暂的接触,往往只能了解一个人的某一个方面,并不可能马上知道他的全部,又怎么能去妄下结论呢?在中国古代,辩别人一个人的忠奸,往往是通过巫术占卜来进行。比如白居易诗提到的“钻龟”与“祝蓍”。除此之外,还曾用过一种叫“獬”的独角兽。当法官判案的时候,不知道谁忠谁奸,就让“獬”以头上的角去戳人。他戳到谁,谁就是该死的奸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秦始皇有一面“照心镜”,可以照出大臣们五脏六腑的颜色,通过它来辩忠奸。但是,这些统统都是神话和迷信。假如秦始皇真的有这么神奇的镜子,早就照出赵高、李斯最后会违背他的意愿害死扶苏了。那样的话,秦朝又怎么会二世而亡呢?哲理|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了首富含哲理的诗,用通俗语言讲述了如何识人
文章插图
所以白居易总结前人的经验,得出了一个观点:只有时间,才能真正检验出一个人的品质。周公是这样,王莽也是这样,近代的汪精卫也是这样。辩别一个人的忠奸,评价他人的一生功过得失,只要用来考察他们的时间足够长。到了最后,什么样的“妖孽”都会在时间这面照妖镜面前曝光。后来,宋朝人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出一句名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再后来,明朝人创造了一个成语叫“盖棺定论”。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很难说他的好赖。只有等到他眼睛一闭,棺材盖一合。那个时候,我们再来一点点地评价他的各种功过得失。再给他打一块石碑,做一篇祭文,对他的一生就有了定论了。结语白居易这首诗最经典的地方在于思想,他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观点,就是看待一个人的忠奸,不能只考察他一时的言行。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就怕把“话说早了”,被人愚弄而不自知。哲理|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了首富含哲理的诗,用通俗语言讲述了如何识人
文章插图
不过,时间虽是“照妖镜”,但是要想通过它来照出一个人的真伪,有时候需要的时间特别长,甚至还会长到“盖棺”都无法定论的地步。比如,从前我们都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乱杀无辜的暴君,可是近年代通过不断出土的秦简,以及多方考古,秦始皇好像又逐渐得到了平反。所以,真相究竟在哪里呢?一个人一生的真伪,又要花多长的时间去验证呢?这些都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