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老师喊我们写一副对联该怎么写作对联 , 要合于下列规律:
①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 不能用重复的字 。
②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 , 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
③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 , 结构相应) 。
④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 , 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 , 下联就得用仄声字 , 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 , 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
⑤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 , 可以只说一事 , 也不妨分说两事 。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 , 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明的原则 , 也适用于对联 。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 , 并无限制 , 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 , 只要有话可说 , 能成对偶就行 。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 , 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 , 都是形容词 , 上下相对 , 平仄协调 , 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
总之 , 作对联要音韵和谐 。语言精炼 , 合于规律 , 而又有一定的内容 。文字不相对 , 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 , 全不能算是对联 。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 , 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 , 即字数讲相等 , 字音讲平仄 , 词语讲对仗 , 句法讲对称 。同时 , 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 , 但不能雷同或重复 , 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 , 如新年迎五福 , 春节接三多 , 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 , 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明的原则 , 也适用于对联 , 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 , 不拘平仄 , 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 , 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 , 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 , 则须平仄分明 , 不容更换 。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 , 读音影响不大 , 二、四、六字平仄失调 , 则读之拗口 , 乃律诗之大忌 , 用于楹联创作 , 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 , 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 , 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 , 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 , 所谓非正宗楹联 , 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 。这种联语作品 , 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 。其实 , 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 , 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 , 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 , 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 , 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 , 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 , 具备强烈的时代感 , 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 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 , 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参考:上联: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