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左字怎么写

1.为什么古代人写字从左边写起的汉字有左右结构 , 也有上下结构 , 纵向是否比横向更能预防阅读的误会 , 很难说 。
首先 , 古人之所以竖着写 , 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前 , 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 。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 , 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 。“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 。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 , 左手展开方便 。所以 , 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 , 从右往左了 。
其次 , 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 , 因为是右手写字 , 左手执册 , 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 , 自左而右的方便 。如果从右往左写 , 写左半部时 , 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 , 不便于安排结构 , 影响结字的美观 。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 , 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 , 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 , 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
第三 , 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 , 自右而左 , 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 。古代 , 上为君 , 为父母;下为臣 , 为子女 。右为大 , 左为小 。“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 。竹简的书写 , 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 , 不存在书写之前展开的问题 , 倒是有书写之后(竹简顺序)排列的问题 。一般是左手持简 , 右手写字 , 写好后自然由左手放下 , 既然是由左手排列的 , 向左排开大概比较顺 。
2.为什么古代的字都要从右往左写呢中国古代汉字是竖行书写的 , 这大约和初期的书写材料有关 。最早的书写材料甲骨呈狭长形 , 竖着在上面刻字比横着刻字显然要方便得多 。纸张发明前 , 用毛笔在狭长的木简、竹简上书写 , 也是从上往下写方便 。因此形成了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古代书写方式 。汉代以后纸张虽然发明出来了 , 但汉字书写的习惯仍然沿袭下来 。隋唐的雕版印刷出现及宋代的活字印刷发明后 , 都是竖排竖行 。
到了清朝末年 , 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 , 出现了汉文里经常引用外文、书写阿拉伯数字、使用新标点符号等情况 , 汉字竖写就显得很不方便了 。于是 , 知识界开始提倡汉字改革 , 提倡拼音文字 , 力主改变传统的竖行书写方式 , 改用从左到右的横写排列 。1909年我国已有了用“横行”排版的书 , 它就是提倡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一书 。刘世恩在书中讲解拼音方案 , 说是“无师自通 , 兼识汉字” 。1915年出版的《科学》周刊创刊号 , 也是把汉字“横行”排列的 。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 , 在《新青年》1919年3月第3期上 , 刊载了他致陈独秀的公开信 , 对汉字“竖改横”的做法 , 发表了见解 。他说:“人目系左右相并 , 而非上下相重 , 试立室中 , 横视左右 , 甚为省力 , 若纵观上下 , 则一仰一俯 , 颇为费力 。以此例颇 , 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 。且右手写字 , 必自左至右 , 均无论汉字、西方 , 一笔一势 , 罕有自右至左者 。汉写右行 , 其法实拙 。若从西方写法 , 自左至右横迤而出 , 则无一不便 。”以后 , 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缉长光短叱的癸痊含花发表四篇公开信 , 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逐步兴起 , 汉字改横写终于渐渐为国人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