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怎么办 小儿脑瘫是怎么回事( 二 )


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
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 。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 。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 。婴儿很少活动 。
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 。
进食差,吸和吞咽差 。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 。闭嘴困难 。
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 。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 。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 。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 。婴儿不喜欢洗澡 。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 。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
小儿脑瘫的症状
1.手足徐动型
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锥体外系,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 。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失 。
多动症状在进行有意识的动作时尤为明显,如取拿物品时不能顺利接触该物品,而是上肢高举或伸向后方,摇动,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动增多,表情怪异 。协同运动能力极差 。
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及发声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语言障碍 。单纯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常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不亢进,亦无病理反射 。但本型常与痉挛型共同存在 。
2.痉挛型
脑瘫患儿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的 。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折刀样”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内收肌群尤为显着 。
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肠肌收缩而致跟腱挛缩 。竖立抱起时两下肢伸直、内收并内旋,两腿交又呈剪刀状 。
行走时呈“剪刀状”痉挛性瘫痪步态,足尖着地 。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 。受累肢体呈典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
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痉挛型脑性瘫痪又可分为四肢瘫、偏瘫、三肢瘫及单瘫等 。其中以四肢瘫或偏瘫较为多见,其他类型少见 。
3.共济失调型
这种类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 。肌张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 。
4.其他类型
强直型:主要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腱反射不亢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