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三个帝王 。在科举道路上,历经了三个阶段: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
他四十三岁那年,也就是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考中进士,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他五十岁时出任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任知县 。后因赈灾事触忤上司而辞官,寓居扬州,后以卖画为生 。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立身名言 。板桥的“难得糊涂”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呢 。
相传,清乾隆十六(1751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做县令已历年,当时潍县归莱州管辖 。他早就听说莱州郊外的文峰山上有一通《郑文公碑》,此碑在我国书法由隶转楷的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公务繁忙,他一直无暇去看 。
是年9月19日,郑板桥到莱州办完公事,天色尚早,经人指点,他爬上山,找到了这块通碑 。他如获至宝,就聚精会神地欣赏研究起来,直到夜幕降临,碑上的字迹再也看不清才只好作罢 。
当他回过神来,举目四望漆黑一片,才感到为难了,下山的路不熟悉,无法下山 。可在这荒山野岭怎么过夜呢?寻思好久,忽然发现山上有一处灯光 。
于是,他便摸黑朝灯光方向走去 。到了跟前,见是一所宅院,他叫开门,房主人是一位老者 。
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和来意,看来,房主人对他早有所闻,热情欢迎 。吃过晚饭,二人便叙谈起来 。
从国事到民事,谈得很投机 。最后,房主人提出,他有一方石砚,尚无砚名,请郑板桥留下墨宝 。
他欣然应允 。房主人拿出一方长方形巨砚,并备好笔墨纸张 。
当郑板桥思考砚铭内容时,才对房主人说:“你看,我只顾和您说话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您的尊姓大名呢 。”房主人说“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尊姓大名,只不过是糊涂老人罢了 。”
郑板于是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 。主人看过,心灵有所触动,于是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
原来,他在乾隆朝中为官数年,后来因不满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腐败行为,自己又无回天之力,于是便辞官归隐山林,颐养天年 。郑板桥听完,感到意犹未尽,见四字下尚有空白,于是又写下了:“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 “难得糊涂”四个字它是一种愤激之词,这就是说,一个清醒的决看不惯当时世俗的黑暗,只有使自己变得糊涂,才能免生闲气 。
但正直的人又总是糊涂不起来,故而糊涂就更难得了 。郑板桥想糊涂又糊涂不了,原因在于他又是极聪明之人,什么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无法糊涂 。
本来,不糊涂却要装糊涂,这就很难 。尤其是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该清醒,这个方寸就不易把握 。
所以板桥慨叹“难得糊涂”!这“难得糊涂”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多少叹息,多少沉重,多少忧伤,又有多少不满,多少牢骚在其中 。故尔,“难得糊涂”的智慧,实际上包含着一种韬光养晦的世故,或者叫作应世技术 。
当人处在某种险恶的形势下,而又对这种形势无可奈何时,“糊涂”的智慧,可以起到一种应付时局,摆脱困厄的作用 。也能寄寓于许多哀痛与沉重 。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正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哲理睿智的启迪 。其实,“难得糊涂”是哲人面对芸芸众生的执迷而发的机言智语 。
它犹如禅宗的偈语,是需要用心体悟的 。板桥想让人们从中悟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太深于世故,太精于钻营,不要一味去争,不能功名利禄总是放不下 。
“糊涂”一点,能让人得到一种安宁,一种轻松,一种坦荡,一种悠然,一种自在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此言一出,就成了珍品,故此当时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鸿儒巨商,都恭恭敬敬的把“难得糊涂”书为条幅,悬挂于厅堂之上,奉为格言警句,顶礼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