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字行书怎么写( 三 )


清官为民不染尘,是郑板桥做官的准则,他在五十岁时,出任山东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知县(今山东潍坊市)知县七年 。他在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断案公正,为当地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 。
比如,遇到荒灾之年,他日夜勘察民情,为保全百姓性命,他来不及向上级申报,就果断地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再如,他还曾“捐廉代输”,用自己的俸禄替贫苦百姓交纳赋税 。
为此他作过很多诗词,如:《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等,都是忧国忧民之佳作 。郑板桥居官谨慎,唯恐不了解民情 。
4.郑板桥“难"字是怎么写的郑板桥“难"字
5.郑板桥的书法代表作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 。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为人疏放不羁 。因为饥民请赈得罪官吏,罢归后返扬州,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之誊 。1746年,山东潍县县令郑板桥在县署中画了一幅墨竹送给巡抚,题诗就是那首著名的“街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更加声誉卓著 。著有《板桥全集》,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 。为“扬州八怪”之一 。
郑板桥的书法, 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 穷极变化 。这幅“两歇杨林东渡头”行书,体现了郑板桥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桃花岸”三字提顿之间尤为明媚动人 。郑板桥别县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 。
6.郑板桥的字是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
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一、读书、教书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
祖籍苏州 。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 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 。
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郑板桥故居 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 。
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 。乳母 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 。
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 填词 。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 。
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 。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 。
二十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熟教书 。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 。
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二、卖画扬州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 。
不幸 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 。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 。
三十三岁,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 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 。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
三十五岁,客于通州 。三十六岁,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 。
三十七岁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