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的国字怎么写

1.“国”字的最早出处和最早的写法关于“国”字,叶籁士先生《简化汉字一夕谈》中有段主客对话,云: 客:对于汉字,每个识字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这种讨论一定是很有趣的 。
主:一点也不错 。委员会开会讨论时有过一段“佳话” 。
修订草案把“国”简化作“囯”,即方框里一个王字(太平天国就是用的这个字),就有委员提出异议,现在人民当家,不兴用“王”字,郭老作解释:此乃张王李赵之王,非国王之王 。客:郭老此话有理 。
中国人姓王的特别多,以王字来代表人民也说得通 。主:话是不差,但是有的委员还是不同意 。
最后通过:“王”字加一点成为“玉”字,这就是今天简化字中“国”字的由来 。这个“国”字,跟日本对国字的简化恰巧完全一样 。
【最老的国字怎么写】 客:由此看来,审定委员会的工作还是很认真的,可以说是“一点不苟”。这段“佳话”告诉我们,“国”简化为“国”,是由文字改革审定委员会将“囯”字之“王”“加一点成为‘玉’”创制而来,与日本对“国”字的简化纯属巧合 。
然而,日本学者林大先生说,中国推行简化字也受到日本影响,“例如国字,他们(指中国)先略成囯,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有王的存在,似乎说不通,于是便学日本,加进一点,变成玉字了 。” 众所周知,日本1931年和1942年分别制定了《常用汉字表》和《标准汉字表》,两表中的“国”字均简作“囯”,及至1946年颁布《当用汉字表》,“国”乃简化为“国” 。
在我国,情况也有点相似,无论是1932年编印的《国音常用字汇》,还是1935年发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国”亦均简作“囯”,及至1964年颁布《简化字总表》,“国”才简作“国” 。因此,倘若从社会规范用字角度论,“国”字的选用,日本在先,我国在后 。
林大先生日本“国”字论,也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 。然而,《国字の字典》,进一步将“国”视作日人创制的“国字” 。
(p.17) “国”字,果真源出日本么? 考之《康熙字典》等传统字书,只收“囯”,而没有“国”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只如田夫民为农,百念为忧,……囗王为国,文字(子)为学:如此之字,皆后魏流俗所撰,学者之所不用 。”
《龙龛手镜?囗部》:“囯,俗;……正作国” 。(p.175)《汉语大字典》云: 国 同“国” 。
清梁同书《直语补正》:“国、孑、齐、斎、斈,今市侩书之,皆起于宋,见孙奕《示儿编》云 。”按:《履斋示儿编》卷二十二作“囯” 。
今为“国”的简化字 。(p.301) 《汉语大字典》所引《直语补正》,存有舛讹,张涌泉师已经指正。
至于“国”字见诸文献,则众说纷纭 。《书法字典》(p.90)谓见于六朝诸碑,没有说出具体碑名;《简化字溯源》(p.95)谓“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东魏的孪?造像”;陈直先生《汉代民间简字举例》谓“汉陶残片文云:丘解国 。
见《德九存陶》 。与后代简写‘国’字,完全相同 。”
张涌泉师认为,“国”字源出汉代,其“可靠性很值得怀疑”,而敦煌写本伯2838《拜新月》词:“国泰时清晏”,则“国”字赫然。然则,“国”又何以简化为“国”? 新西兰王和先生云:“‘国’是个愚笨人所用的字”,因为“国”字之“玉”与“愚”字同音。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张涌泉先生说:“俗书每有增加笔画的通例,加上‘王’‘玉’原本皆无一点,所以无点的‘国’俗书便有可能写作有点的‘国’ 。”
此为至理 。李乐毅先生则谓“囯”或“国”均源出“国”字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