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疍家话:疍民以船为家视海为恩赐,方言用词上求福避祸

|海陆丰疍家话:疍民以船为家视海为恩赐,方言用词上求福避祸
本文图片

编者按: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 方言则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 。 方言既是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的载体 , 其交汇和输出也在对外交流和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即日起 , 南都、N视频推出“走读岭南方言”系列报道 , 带你了解广东特色方言故事 。
“出海三分命 , 上岸低头行 。 ”这曾是早期疍家人靠海生活的真实写照 。 这个居民群 , 长期在水上漂泊 , 以船为家、以渔为业 。 世代与海相依的他们将大海和鱼看作大自然的恩赐 , 在疍家话中尽显谦逊 , 用“讨鱼”表示捕鱼 , “户圆”表示雨伞 , 用词趋利避害、求福避祸 , 无不体现在惊涛骇浪中搏生存的疍家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
近日 , 长年研究海陆丰文化的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谢立群向南都采访人员介绍了海陆丰沿海疍家人世代相承的语言文化——“瓯船闽语”和“拖船粤语” 。
|海陆丰疍家话:疍民以船为家视海为恩赐,方言用词上求福避祸
本文图片

海陆丰疍家人分为闽、粤两支
水上居民是过去中国城市中独特的群体之一 , 他们被称为“疍家人” , 又叫“蛋民”“疍民”“水上人” 。 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的沿海港湾和内河 , 都有疍家人以舟为家 , 过着海上生活 。
“海陆丰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水居疍民生存的地域 。 ”谢立群介绍 , 有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 , 今天的广东省汕尾市城区、红海湾开发区、陆丰等地的部分区域 , 在春秋战国以前 , 就有疍民生存活动的踪迹 。
唐宋时期 , 海丰沿海形成了一批聚集着疍家渔民的渔港 , 如奎山港、茅埔港、南山港等 。 清末 , 汕尾、马宫、甲子、碣石等渔港和原属海丰的神泉港已经十分繁荣 , 疍民人口总数达到7000余人 , 是当时的鼎盛时期 。 直至今日 , 汕尾市仍有8万余疍家人靠海为生 。
据清乾隆《海丰县志》记载:“以舟为宅 , 以渔为业......海丰七港 , 在在有之 , 言语与土音略异 , 籍隶河泊所 。 ”海陆丰的疍家人分为闽、粤两支 。 他们分别源于古代越疍族中的“东瓯”和“西瓯” , 又称“东溪渔民”和“西溪渔民” 。
“我们一般都说东瓯属于浅水域 , 西瓯属于深水域 。 ”谢立群向南都采访人员谈到 。
由此 , 疍家话也根据他们的活动范围被分类 , “东瓯”在粤东海域活动 , 操瓯船闽语;而“西瓯”活动在珠江口及粤西和广西海域 , 他们也被称作“拖船” , 说的话为“拖船粤语” 。
历史上的疍家人有过被压迫、被剥削的日子 , 他们曾被认为是社会的最底层 , 过着“出海三分命 , 上岸低头行”的生活 。 为了保护自己 , 早起的疍家人有意回避“疍家”二字 , 瓯船渔民将其改称为音近的“同家” , 白话渔民则使用“邓家”代称 。 由于“瓯船话”属于海陆丰福佬话的特殊分支 , 很多沿海的陆上人一听疍家人的讲话腔调 , 就可以辨认出他们的瓯船渔民身份 , 如今家家户户的疍家人和陆上人家有着密切的来往 。
不吉利的词疍家人不爱用
与大海相依的疍家人与渔船、鱼虾蚌蟹有着深厚的感情 , 气象、潮流、鱼类的活动规律 , 都是他们最为关心牵挂的主题 。 疍家话的语词创造和运用 , 体现了水上渔民趋利避害、求福避祸的心态 , 表现了在惊涛骇浪中搏生存的疍家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
他们生性秉性粗犷、彪悍 , 但疍家话用词却处处体现着谦逊 。 在水上讨生活的他们鲜少说“捕鱼”“抓鱼”这些听起来有侵略性的词语——他们认为大海和鱼类是上天的恩赐 , 不能得罪“海神” , 拖船粤语中把捕鱼称为“做海” , 瓯船闽语则说成“讨海”或“讨鱼” , 意为替海神做事 , 向大海乞讨恩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