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烧包文怎么写

1.烧纸钱时怎样写祭文祭文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 。这种文体的出现,最早追溯到汉代 。那时,人们在祭扫山坟陵墓时,往往要诵读“哀策”一即早斯的祭文 。到了唐宋,祭文开始兴盛并广泛发展开来,种类也不断增多,还出现了不少写此类文章的大家,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祭文名篇 。以后人们对这种文体沿用不衰,用它来表达对亡亲故友的哀悼之情 。祭文这种形式,现在用得很少,下面仅介绍它的书写格式及示例 。
祭文的书写格式: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 。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 。—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 。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 。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 。“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 。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
示例:祭祖父文
维: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日:祖父去世,年仅七旬 。奔波劳碌,终生耕耘 。风雨无阻 。不避艰辛 。勤俭持家,生活平稳 。教育吾辈,克己恭人 。对待敌友,爱憎分明 。维护集体,不讲私情 。祖父之德,足启后人 。老当益壮,宜寿长春 。无奈不测,急病缠身 。一卧不起,迅速辞尘 。呜呼祖父,百喊不闻 。肝肠断绝,血泪沾巾 。哀号祭奠,悲痛难陈 。黄泉有觉,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
尚飨!(阳晴)
2.祭祖坟用的祭文格式是怎样的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 。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 。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 。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 。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
参考一下好不? 现代的如下:祭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何时、由谁来祭、祭谁;颂扬被祭者生前的优点和功德;最后为结束语 。
古代祭文多以个人名义而写,且大多用文言文,用典故较多,讲究文辞华丽,并且格式严格,有些还有一些迷信色彩,今人应批判地学习 。现在,一般不再用祭文 。
祭文是祭祀或祭奠时而写出的诵读文章 。古时的祭文,范围极度为广泛,祭天、祭地、祭鬼、祭神、祭人、祭物,无所不包 。我们所说的祭文,主要是指为祭奠死者而写的诵读文章,用它来表示对亡亲故友的哀念之情 。
祭文既是哀悼死者的文辞,所以在写作时感情要真挚,要表达出悲哀沉痛的感情,读起来委婉动人 。过去的祭文,人们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 。其内容比较简短,语言精练,以四言押韵者居多,结尾常用“尚飨”收尾,“尚飨”是希望亡灵采歆尝祭品之意 。新祭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变化和发展,在内容上体现了积极的思想和时代精神,既有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又鼓励生者化悲痛为力量 。在形式上比较自由,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有用韵文写的,也有用散文写的,比较适合家祭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