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折转角怎么写( 八 )


书贵硬瘦方通神,硬要硬在转角,瘦要瘦在腰身,这是我对这句话的体会 。「方转角」和「小蛮腰」构筑了瘦金字型的基本架构 。
7.怎样临写礼器碑这个问题问得宽泛,所以也只能宽泛地说 。
首先是临帖的程序,无论何种字帖,临帖之初,总是由读帖开始,即仔细观看阅读字帖,感受其书法风格,观察其总体布局章法 。初学者,当作多次读帖,由全局到局部逐次揣摩,比如字形如何特点、基本的笔画写法、字体结构特点、不同位置的相同字在写法中的变化特点等等 。
切不可直接提笔描画,全局读完,再仔细观察所欲临之字,先对照字帖观想,字形结构如何布局、笔画如何穿插,笔画顺序如何,由何处入笔,在何处收笔及何处转折,而后闭目冥想一遍,再按想象在纸上书写,写毕,对照字帖校验,看何处不妥,原因为何,而后重复思想临写,逐次矫正 。如此反复,直至较为满意 。
之后,练习默帖,即取帖中一节或全贴,稍做观想后,背帖写出全部,而后对帖校验 。
关于礼器碑的介绍,网上应有资料,可搜索参照 。
8.方笔魏碑应该怎样写以方笔为主要形态的魏晋书法,正是靠严格的中锋运笔,捻管欹斜转折调锋写出来的 。
书写时,露锋起笔,落纸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方棱笔画和转折处,靠笔管相应欹斜,配合捻转调锋,最后露锋收笔至笔画端头 。笔毫锋尖自始至终都行走在每一点画的中线,是一丝不苟的中锋运笔 。
方笔魏碑起笔收笔的瞬间都是露锋,更不回避笔偃 。正是靠笔管欹斜配合捻管调锋,确保自始至终严谨的中锋,是方笔魏碑运笔的关键 。
(二)魏碑方笔书写示例红色V形标记是提示起笔、收笔的位置和方向,带有箭头的圆形标记是提示转折处笔管欹斜和捻转的方向,相应欹斜捻管调整笔锋,锋尖始终走在点画的中线 。1、右三角点笔尖着纸于点的左上端,向右下行笔的同时均匀下按,至右侧转折处笔管向右欹斜,笔腹外侧着纸,随即顺时针捻管转向下行,相应均匀提笔,最后笔的尖锋收于点的下端(左图) 。
2、左三角点笔尖着纸于点的右上端,下按行笔至左侧转折处,笔管向左外侧倾斜,笔腹左侧着纸,随即逆时针捻笔调整笔锋向下行笔,逐渐提收到点的下端(左图) 。书法其他形状的三角点运笔方法雷同,只要选定方便的起笔收笔位置,相应采取捻管及倾斜方向即可 。
3、正、倒等腰三角形正等腰三角点从顶端起笔下按,偏右下行,在靠近底边时笔管向右侧欹斜,同时顺时针捻管向左水平方向行笔,渐行渐提至左侧底端收笔(左图) 。也可以从底边左角起笔斜向右上,笔管稍向左上欹斜,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右沿底边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下角 。
倒等腰三角点从左上角起笔斜向右下按,笔管稍向左下欹斜,逆时针捻管调锋沿上底向右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上角(右图) 。4、横画把横画当成联结两端三角点的笔画来处理,左上端起笔,笔管向左倾斜,逆时针捻管后沿横画中线调锋向右铺毫中锋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上倾斜,顺时针捻笔向下收至右下角 。
(左图)或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下倾斜,逆时针捻管收至右上角(右图) 。5、竖画笔尖从竖画左上角落纸,笔管稍向右上欹斜,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中锋行笔,接近竖画下端时,笔管左倾逆时针捻管逐渐提笔收到右下角(左图) 。
6、双折起笔同横画,铺毫行笔至第一转折处笔管向右上微倾并顺时针捻管向右下斜行,至第二转折处笔管再次向右外倾斜同时捻管调锋左行,逐渐提笔收至尖端(右图) 。书7、方折向下方折,按横画运笔至方折处,笔管稍向上欹斜,笔腹外侧着纸,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行笔,折笔处外侧方棱,内侧圆弧,形成魏碑特有的外方内圆特征,收笔同竖画(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