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书法家怎么写

1.书法家的字是如何刻上石碑三种方法:
1,书法创作者直接书于石头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
2,其他人临摹于石头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
3,其他人把原帖拓印于石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
大致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书丹,即由书法家用朱砂将字写在已经磨平的石面上;刻石,即由刻工用斧凿或刻刀等工具将石头上的笔画部分铲去 。字迹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墨迹书写感的降低和线条丰富性的降低 。不过好的刻手会最大程度还原书法家的书写轨迹、意趣的,比如刻的就非常精彩,不输墨迹!
2.刻章一般刻什么字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 。也就是有你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章都是落款的最尾处盖,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 。
也有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
还有一种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 。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 。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 。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 。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 。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
参考资料
新浪:
3.中国书法都有那些字体,刻怎么区分分类方法不同:
1、按书写工具分:硬笔书法、软比书法
2、按字体分:甲骨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行楷、行草
3、按书法家分:欧体、颜体、赵体、柳体、瘦金体……
首先颜筋柳骨都是楷书
王羲之是行书代表
行书有行楷行草之分
牵丝是行书的特点,就是字字之间有很细很细的笔墨连接,和楷书相比楷书中几个凸显齐整的地方行书都予以了代替,点画以露锋入纸,以欤侧代替平整,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圆转代替方折
我们说欧体指的是欧阳询不是欧阳修
柳体是柳公权不是柳永
颜体是方正茂密横轻竖重雄强圆厚气势磅礴庄严雄浑的
草书是很连绵的
书法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正、草、隶、篆、行等形体 。正书:也叫“楷书”、“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始于汉初 。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 。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 。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 。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大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始于汉未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不过,作为书法艺术,都保存下来了,并各自形成众多的流派,出现了不少独擅名家,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