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鉴定书怎么写

1.犀牛角印章怎么鉴定犀牛角质地坚硬而细密,有纯黑色,称黑犀角;有纯黄色,色如黄金;有带纹理者,如黑色中带黄色纹理,或黄色中带黑色纹理 。有的纹理宛如龙、山水、日月星辰等状,但大多呈鱼子或小米状,称为粟纹 。
犀牛角之所以珍贵,一是物以稀为贵,因犀角比象牙更为难得 。二是犀角可入药 。在其成分中,含有角质及碳酸钙、磷酸钙等,是清热、解毒、定惊、止血的重要药品之一 。相传犀牛角有解毒辟邪之功能,如同毒药接触,则毒药发生白沫,因而被帝王所重视,制为杯盏等物,用以检验食品 。又因其性凉,能够通关开窍、退烧、治疗偏瘫症和心脑血管硬化等病症 。
“犀角制品”必是伪品 。虽然辨别犀角和牛角不难,但有些自明代以来即有的犀角高仿——犀角贴面的牛角制品——还需收藏者小心鉴别 。
搞清了犀角和其它质料的区别,接下去我们再来看非洲犀和亚洲犀的区别 。以前行内有种说法:看纹路,纹细的是亚洲犀,纹粗的是非洲犀 。这种说法笔者认为没有科学依据 。非洲犀和亚洲犀的主要区别在:(1)犀角底部的形状——椭圆的是亚洲犀,圆形的是非洲黑犀,近长方的是非洲白犀;(2)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 。从犀角杯成品来看,先看杯口沿的形状,若是圆形的(比如碗等)肯定是非洲黑犀,长方的多半是非洲白犀,椭圆的便可考虑亚洲犀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犀角极其珍贵,雕刻者一定是根据角的形状来考虑雕什么东西 。就算是他接到一张订单定做什么式样,他一定是会去寻觅同这式样相符合的角,而不是拿一个形状不符的犀角去强加工,浪费大量材料 。其次看柄 。若柄顶部截面较长的而又不是后接的多半是亚洲犀,因为亚洲犀才有阔的裙边雕成阔长的柄 。最后看腔 。腔特深的非洲犀可能性大,因非洲犀尺寸大,底凹腔深 。从年代上来看,虽然明代已有非洲犀进口,大部分明犀角制品还是亚洲犀 。非洲犀制品要到乾隆时期才开始大量生产 。
2.犀牛角的鉴别方法犀牛角材质的鉴定秘诀:即其断面如毛竹之截面,有细小颗粒状纹 。而牛角、羊角等没有此特征 。另外,犀角加水研磨汁如牛奶 。但一般犀角雕刻艺术品鉴定不必用此办法,因为这毕竟是“有损鉴定” 。
犀角和犀角雕质稀物贵,动辄千万之数,故须明察秋毫方可下手 。其实犀角的特征比较明显,首先是它的造型:犀角底盘的造型为马蹄形,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有一条浅浅的纵向凹槽和一楞凸起的筋脉称之“天沟地岗” 。故明清间的犀角雕造型多马蹄形杯,利用天沟作杯的流口,地岗作杯的把柄 。其次犀角有纹理,即纵向的直丝纹,犹如甘蔗的丝纹,其横向的断面上有一点点的粟米纹,和毛竹节的断面纹一般 。第三,犀角有腥味,尽管明清犀角雕至今已有三五百年的历史,其表皮上的腥味已经挥发,但再将角雕放在毛皮上磨擦仍能闻到一阵类似麻油的香味(腥味),在鉴定分辨犀角时必须将这三条综合有机地联系起来 。
犀角雕有新旧之分,犀角亦有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之别,在药用价值上说,据记载亚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二十倍 。非洲犀牛有二只角,角大,最大的长度可达80至90厘米,质梗,易裂,半透明,亚洲犀牛只有一只角,角小,最大的印度犀其角也仅三十厘米,而最小的印尼苏门塔拉犀,角只有十几至二十厘米,质细性糯 。非洲犀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皆在清代中期以后一般由广州进入,就地加工,故非洲犀角的雕刻多广工,现代仿明清犀角雕的角料,所用的也都是非洲角 。所仿器形多佛像、马蹄杯、没乃何,及牌片、挂件、印章等 。图为两件将在博海秋拍会现身的明清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