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长津湖》成爆款佳作易,而传世经典难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新之AKIRA
观察者网编辑、《新之说》主讲人
还有几个小时 , 2021年的电影国庆档就正式开始了 ,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目前都怀着好奇又有点忐忑的心态在等待电影《长津湖》的正式上映 。 无论是目前中国电影商业市场的一片惨淡还是中美在现实中战略博弈的风云诡谲 , 都使得这部片子的出现无论是从官方层面还是业界层面都是不折不扣的“倾尽全力”、“不计工本”砸出了最豪华整容 。
前几天我看到有文章依然在用几年前院线商业电影的思维来估算这部片子——诸如投资多少亿 , 票房要达到多少亿才能回本云云——但是说实话 , 《长津湖》这部片子完全不能套进这样的公式来衡量 。 因为如果是疫情前那种商业大片的模式 , 这部电影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凑出来的局”——在导演中心制的中国电影界 , 没有投资方愿意或者有能力把华语电影界最当红、最有影响力、分开来单人能执导30亿级别票房的三位导演(陈凯歌说实话目前的票房能力差点)凑到一起拍一部电影 , 然后把两部电影上下集的素材剪成一部3个小时长度的电影(从排片角度损失多少金钱难以估量) , 更不用说此片的演员阵容、兰晓龙珍藏多年的剧本等等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素 。
佳作|《长津湖》成爆款佳作易,而传世经典难
文章图片

一言以蔽之 , 这是一个数十年未见的国家层面的“饼” , 投入了这么多 , 幕后大Boss所要追求的根本不是斩获多少多少亿的票房 , 或是拯救当前的电影市场(疫情之下全球电影市场都是哀鸿遍野 , 救不救只关乎业内人的利益 , 整体文化意义不大) , 而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 , 倾时代之力做出一个可以达到一定高度、像《谁是最可爱的人》《英雄儿女》那样可以流传下去 , 多年之后仍然被人记住和想念的文艺作品 。
说到这里 , 我想大家心里大概已经有答案了 , 这也是我内心一直比较忐忑的原因——这个答案之下 , 电影的最终成片能做到何种程度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
先上我的预测结论:《长津湖》会成为国庆档的“爆款”电影 , 整体质量也会非常精良 , 能够获得大部分观众的认同 , 但不足以成为那种“传世名作” 。
当然 , 截至我写这篇的时候 , 我还没有看到正片 , 所以仅仅在这里结合已经看到的信息和我自己非常主观的想法列出几个“不安定因素”:
1. 大环境因素
任何文艺作品都不可能脱离时代的大环境而“一枝独秀” , 缔造“名作”的与其说是她的作者 , 不如说是其所处的时代 。 这一点是被历史检验过 , 几乎没有例外的 。 而如今的中国文艺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几乎是“万马齐喑” , 往前追溯是持续十年的“慢性萧条” , 无论是文学、音乐、戏剧还是时尚、流行文化 , 都出不了像样的东西 。 哪怕是最“肤浅”的帅哥美女 , 都比几十年前的要丑很多 。
这里不“拉踩” , 说实话不独中国是这样 , 放眼全球皆是如此 , 上面那段话拿来形容美国文艺界同样适用——没有了才情、没有了激情、没有了审美、也没有了浪潮(此时韩国人也需要站出来说:“俺们独自美丽思密达”)
在这样一个悲怆的环境中 , 口味被上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典作品养“刁”了的一部分人 , 和口味被注水的嘈杂肥料养“废”的另一部分人 , 本身就是割裂矛盾的 。 而冥冥之中难以超脱世外的文艺工作者们又能炮制出怎样一顿“大餐”呢?
2. “拼盘大法”的噩梦
关于中国黄金档期的商业拼盘电影 , 之前我有详细说过 , 这里不赘述了 。 总之 , 为了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 , 同时兜底求稳健 ,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节疯狂地爱上了拼盘电影 , 说得再直白一点 , 就是用一种看待“理财产品”的心态去运营电影 , 把一部电影做成了“混合型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