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郎$大词人张先恋上小尼姑,被发现后写了首凄美情词,欧阳修佩服得很
相信说起北宋词人张先,诗词爱好者应该都不陌生。当然,不陌生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张先的写词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流传的一个故事。
传说张先头发花白的年纪,娶了位18岁的小姑娘,当时作为好友的苏轼前去参加婚宴,写了首“歪诗”调侃张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文章插图
但实际上这只是杜撰的故事,并非真实历史事件。当年张先纳妾苏轼确实是给他写诗了,但写的是《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先确实因为这个杜撰的故事得以“声名远扬”。其实张先本身的写词造诣也是极高的,因为他的词作中时常出现“影”这一意象,而且他写影写得极佳,尤其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这三句,张先更是得了一个“张三影”的美称。除了这个称号外,张先其实还有一个“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而这一雅号的由来和张先年轻时的一段趣事有关。
文章插图
张先在年轻时也是一位多情才子,曾经和一个小尼感情不错,两人时常相会。怎奈佛门本是清净地,庵中人知晓此事后便将小尼关在一座阁楼中,不让其与张先在一起。年轻人的爱情本就是一往无前的,即便有再多阻碍,也会想方设法冲破。为了和小尼相会,张先便时常偷偷潜入庵中。只是好景不长,这件事终究还是被庵中发现了,两人迫于无奈只能分手。在离别之际张先依依不舍写了下面这首情词来寄托自己的情思。《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文章插图
这首词起首一句词人便直抒胸臆发出了慨叹。登高远望寄托相思的愁绪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这短短一句中其实蕴藏着很多信息,词人此前已然多次登楼,但离别的思愁依旧无从排遣,这愁思始终萦绕在他心间。紧接着一句则是对“几时穷”的回答,世间再无其他东西比真挚的感情更为浓烈了,由此不难看出词人对于这段感情的真挚和痴缠。紧接着三句则是女子见飞絮的感想。看着随风摇曳的柳枝,四处飘零的飞絮,也不由惹起女子内心的离思。但是词人却用了很特别的表达方式,不说是所见实景引动愁思,而是写愁思牵动所见之柳枝飞絮纷乱。这样的移情手法,无意将无形的离思写得有形有质,可以说别有巧思。
文章插图
最后三句则是女子登高不由回忆起情郎离开时候的场景,他骑着马儿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中,如今再远望,他已不在,这又叫女子到何处去寻他?此情此景让人读之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尊如同望夫石的女子形象,使人悲戚。下阕起首两句女子的视线从遥不可及的天边逐渐移动到不远处的池塘,只见其中鸳鸯成双成对,但是女子确实孤身一人,这样的对比无疑更是凄凉,看着往来的小船,女子也不由想起曾经情郎也是乘着小船来和自己相会。
文章插图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小说$6本男主假高冷小说,强推《镇河》好好笑,作者脑洞未免也太大了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迎新春@大足区人民医院:张灯结彩迎新春
- 明信片!星辰大海|新时代,这是江苏大海寄给你的蓝色明信片
- 求职|毕业生面临求职难,两大行业面临招工难,二者为何不愿双向奔赴?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