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让嘉靖帝惦记上你,会生不如死( 二 )


何况嘉靖。
参加请愿的229名官员皆上了黑名单,或下诏狱,或施廷杖。
啪啪...啪...
年老体弱者当场便挂了16个。
杨慎等几个“挑事者”更惨,一顿板子过后,嘉靖还不解恨,再来一顿…
不过,杨慎铮铮铁骨,仍是初心不改。
这就是明中期最重大的一次政治事件,史称“议大礼”。
据《明史·杨慎传》记载:
此事,若放在现在看,挺无聊的。
彼时,“议大礼”实则是皇权与相权的一次较量。
明初废相,后内阁代相,已然对皇权形成制约。
阁臣的理由无论有多堂皇,无疑给了嘉靖一个下马威。
而嘉靖深知,一旦示弱,必将彻底受制于阁臣。
此次权力掰手腕,嘉靖完胜。
后其在位40多年,哪怕20年不上朝,大权亦未旁落。
而杨慎这次简直是断崖式下跌,直跌到谷底。
06
随后,一身伤痛的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旨到即行,不得拖延。
杨慎虽满身伤痛,还是咬着牙根上路了。
没有丝毫妥协的意思。
更悲催的是,还有落井下石者。
杨廷和掌权时,曾辞退过一些庸官。
嘉靖&让嘉靖帝惦记上你,会生不如死
文章插图

道上规矩,父债子还。
那些庸官雇凶准备在杨慎谪戍途中寻机加害。
杨慎获悉后,沿途小心戒备,直到山东临清歹人才散去。到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时,杨慎差点一病不起。
永昌卫,嘉靖眼中极远烟瘴之地。
谪戍者,即流放充军。
永远充军。
永远有多远,至死方休。
嘉靖的意思也很明显,画地为牢,在永昌好好反省吧。
对明代官员而言,谪戍仅次于死刑。
可见,嘉靖对杨廷和、杨慎父子痛恨之深。
杨慎之流放充军,与贬官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如,白居易贬官为江州司马,乌台诗案后之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等等,还有官做。
而杨慎要惨多了,就是一罪犯,芝麻绿豆官也不是。
07
嘉靖五年(1526年),杨廷和卧病,杨慎急回乡探亲。
杨老先生高兴之余,病势转危为安。
杨慎即返回永昌,没有稍作停留。
一回到永昌,杨慎便听说云南寻甸、武定两地土司发生叛乱。
杨慎不辞辛劳,更不畏生死,亲率家丁步卒多人,前往与当地守军一举平定了土司叛乱。
此功,当赏。
但嘉靖不赏。
不赏也就罢了,还时常惦记他。
常问及其近况如何?
好在大臣多以杨慎老病为托辞,嘉靖才稍觉宽慰。
杨慎为讥讽时政,曾醉酒后以白粉涂面,髻上插花,与学生和妓女游行于市中。

嘉靖&让嘉靖帝惦记上你,会生不如死
文章插图

08
当然,嘉靖的小心眼,不止于此。
其一,杨慎虽流放于万里之外,却有不少故交多次为其求情。
至于结果,通通没用。
其二,嘉靖年间,大赦天下有六七次之多。
可每次,杨慎皆在不赦之列。
其三,虽《大明律》有明文规定,谪戍年满六十者可赎身返家。
杨慎虽早年过六十,可无人敢触嘉靖霉头,此案便一直拖着。
只有熬过嘉靖,杨慎或可有平反机会。
悲催的是,杨慎遇上了在位45年的嘉靖。

后,事情似乎有了转机。
在黔国公沐朝弼帮助下,杨慎得以返回四川老家。
但不久就遭人举报,杨慎又被押回了永昌。
钝刀子杀人,嘉靖这是压根不打算让他活着离开云南啊。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瘴雨蛮烟之地,享年72岁。
杨慎的悲愤,从其《感怀》一诗,可窥一斑:

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