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日记探微︱一位晚清知县的“文字世界”( 二 )


整个三月份 , 在舟中不足20天时间中 , 周长森总共读完8种书 , 分别为《说唐野史》《都门纪略》《坚匏集》《说岳》《西厢传奇》《五虎平西》《平南》《粉妆楼》 , 全都是小说 。 可见对周长森这样的基层官吏而言 , 阅读的目的主要在消遣 , 而小说便是上佳的消遣读物 。 例如三月二十八日日记记载 , “阴雨继至 , 与殷都戎小饮 , 畅叙历年运事 。 复出野史《粉妆楼》一部 , 俚鄙无可采者 , 然其剖别贤奸 , 取义惩劝 , 亦作者之志也 , 惟不经之谈为可哂耳 。 ”阴雨天无事 , 周长森和同行的殷姓军吏对饮 , 谈论往年运饷事情 。 估计兴致颇浓 , 周长森又拿出小说《粉妆楼》翻阅 。 《粉妆楼》为《说岳后传》的续书 , 嘉道年间“竹溪山人”所作 。 可惜周长森读后 , 评价不高 , 认为小说的可取处不过在立意醇正而已 。 然可想见的是 , 对周长森来说 , 雨天读小说 , 和雨天对饮闲谈并无多大区别 。 日记中这个剪影 , 也反映了底层读书人的真实阅读兴趣 。
当周长森一行顺江而下经过南京 , 到达江苏境内大运河沿线后 , 行程较为顺遂 , 而事务也逐渐增多 。 四月二十六日 , 周长森一行从清江浦北上之后走陆路 , 此后日记中竟没有与读书相关的直接记载 。 仅仅五月十九日将抵河北清河时 , 周长森阅读了《清河县志》 。 此后两天 , 他还阅读了《白香山诗集》 。 六月抵达北京交卸军饷后 , 周长森才前往琉璃厂寻觅《瀛寰志略》 。 七月下旬 , 周长森乘船抵上海 , 再返回江西 。 此行结束 , 日记也随之作结 。 从周长森这趟行程看来 , 相较于陆路车行 , 舟中似是较为理想的阅读场所 , 而海运的火轮船由于很快到达目的地 , 反倒不是理想的阅读环境 。
日记|日记探微︱一位晚清知县的“文字世界”
《姚锡光江鄂日记(外二种)》目录
当周长森于同治八年底抵达江西崇义县任知县时 , 他所拥有的阅读条件和所处的阅读环境已经发生较大变化 。 大部分情况下 , 周长森都在县署读书 , 偶尔下乡访察时 , 也能身处较好的阅读环境 。 由于时地的差异 , 此期他阅读的数量、种类均有别于同治六年《北上日记》所示 。
与几年前的舟中读书相比 , 作为知县的周长森 , 阅读书籍的门类极大丰富 , 诗词、小说、史书、律令等书籍均囊括其中 , 而主要包括律例类、官场教材类、文史类等三部分 (完颜绍元《日记里的县长读书》 , 见氏著《说官衙门道》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2014年 , 第130-132页) 。 尽管他仍然阅读《聊斋志异》等小说作为消遣 , 但这一时期周长森的阅读呈现一个极其鲜明的特点 , 即他的大部分阅读都带有明确的功利与实用目的 , 而作为纯粹文人的自由阅读时间则十分稀有 。
同治八年底 , 刚刚上任崇义县知县的周长森 , 显然还没有完全做好当一名知县的准备工作 。 在这个月的许多时间里 , 他都慌不迭地看各类律例书籍 。 从日记记载来看 , 多数时候 , 周长森都是碰到类似案件 , 才匆匆翻阅律例书籍 。 看来 , 周长森的阅读颇有些临时抱佛脚的味道 。 例如同治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 “灯下阅读《律例便览》 , 终二卷 ” 。 当天的日记还记载了民众募修官道事 , 日记又云:“沿山石脚一律铲平 , 宽必五尺 , 违者议罚 。 ”显然 , 《律例便览》影响到他的施政 。 此后一个月时间内 , 周长森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钱谷刑名等方面书籍 , 因为 , 年底正是完粮纳税之时 , 他急切需要制定应对民众拖税抗税的办法 。 十二月十三日 , 周长森在“灯下阅钱谷册籍” 。 十四日 , 又在“灯下阅《福惠全书·钱谷部》” 。 第二天 , 周长森即“谕各乡书办勒限完粮” 。 从这里不难发现 , 周长森这一时期的阅读基本上是现学现卖 。 有时这些阅读活动发生在施政日期以前 , 这些阅读就是施政的准备;有时 , 相关阅读活动发生在行政活动之后 , 这些阅读活动看起来是就是在为一些行政不当做补救 。 例如十二月二十日 , 白天 , 周长森“签催各里欠粮 。 晚阅《处分则例》” 。 这条记载表明 , 周长森为无法完成完粮纳税既定目标而焦虑 , 试图从书中找出一些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