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和精神世界( 二 )


文章图片
《干校六记》,作者:杨绛,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0月
总体而言,“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以一种批判和怀疑的姿态来面对历史和现实世界,批判质疑传统的一些价值,既包括传统文化价值,也包括传统的表达方式 。在这方面“新文学”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断裂”的代价 。一方面它有很多收获,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能够用现代白话汉语来表达现代中国人,尤其是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有了新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短时段”里的激进文化运动,与古典文学和文化传统的断裂,导致它也遗失了一些在历史“长时段”里世代共享的恒定价值,比如古典文学所追求的那种人格理想和审美理想的合一,也就是“修身”(人格理想)怎么和“修辞”(审美理想)统一起来,古代叫“修辞立其诚” 。杨绛对待文学、语言、生活和历史的态度,不是矛盾和割裂的,而是在追求修辞和修身的统一中得到了统一,也就是既有现代的文学精神,同时又能继承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从而打通了现代生活、现代语言与“中国审美意境”之间的隔阂,这可能是20世纪以来的现当代文学中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问题 。
我选择杨绛作为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原因是她历史价值 。杨绛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同龄人,直到2016年去世,经历了中国20世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种种变迁,她的作品也以文学的方式提供了历史的见证和思考 。
新京报:杨绛先生为什么能在晚年保持如此强大的写作能力?
吕约:这体现了她文学生命的坚韧和持久 。坚韧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在支撑?文学生命的中断不仅发生在她一人身上,杨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特殊历史年代,她一直隐身蛰伏在那里,从事西方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为后来的创作做准备 。我认为,这跟作家是否有一种统一的价值追求在背后做支撑有关 。这个统一而持久的价值追求,既包括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人格理想,也包括“五四”以来的现代启蒙精神和价值理性 。杨绛对待自我跟世界的关系,对待社会历史,以及对待语言,都有统一的信念在背后做支撑 。这也体现了儒家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自身境遇如何,杨绛一直对文化本身的价值充满信念,这是杨绛、钱锺书这一代作家给我们的启示 。
隐身与分身:
杨绛的人格与风格
新京报:关于杨绛先生其人,有一些较为流行的说法,比如“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生命从容,我心优雅”等 。你对杨绛其人有怎样的整体性理解?
吕约:前面这句话出自钱锺书笔下,后面这句话就不知道出自哪儿了 。网上经常见到鸡汤化了的杨绛语录,需要鉴别 。关于杨绛其人,我认为首先是她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立姿态与“隐士”姿态 。到了晚年,杨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仨》变成了文学畅销书,加上媒体的宣传,使她成了一个热点文化人物,甚至是文化偶像 。这里就有一个巨大的反差 。媒体和大众想象中的杨绛形象,与真实的杨绛之间到底是统一的,还是存在错位?热点里有没有盲点?
杨绛|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和精神世界
文章图片
《我们仨》,作者:杨绛,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7月
关于自己的身份,杨绛从来不说自己是一个专业作家,在文集的序言里面她说“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 。她始终跟时代主流或者所谓主潮保持一定距离,但这并不表示她不关注现实,她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非常敏感,比如《我们仨》,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历史时间中的悲欢离合,就浓缩了大量的社会历史内容和终极价值问题 。但杨绛又始终跟时代的主流、甚至文坛主流保持一定的观察间距,身披“隐身衣”,这样一种文化姿态是跟她的人格心理密切相关的 。用陈晓明老师的一句话说,“她身上既有古代中国的隐士风流,也有现代中国的启蒙意识”,这句话准确地抓住了她的人格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