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圆桌|从“存在之境”,看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 三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天元:我希望做时间的可读性
我做视觉艺术做了很多年 , 绘画多一些 , 后来做了一些摄影 , 我的一件作品是拍两年内空气的不同感觉 , 早晨、晚上、春夏秋冬 , 我希望用一种极尽的方式去阅读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 。 我很关心技术是不是能够在艺术创作中产生一些新的可以阅读的东西 , 或者从视觉的角度讲有更丰富含义的东西 。
刚才有一个老师在说时间 , 我希望做时间的可读性 , 或者是信息的可读性 。 我画画18年 , 我的想法一直在改变 , 每时每刻 , 你的思绪、你看到的和想到的都有一些语言无法表达的复杂性 , 对于画家来讲 , 因为这种思绪的变化 , 我画出来一个东西以后必须把它涂掉 , 但是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 这就是生命的过程中无法描述的 , 只有通过反复的叠加、覆盖 , 随着时间的冲突展示出来这种痕迹 , 所以绘画的可读性相对来讲比视觉要强很多 , 它能够看很长时间 , 因为每一次的痕迹都是超越语言的一种行动 , 它必须要这样去做 。
海波|圆桌|从“存在之境”,看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
文章图片

李天元作品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李晓峰:中国的“混现代”
在展览前言中 , 苏丹馆长说了一句话 , 点出了这些年来界定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一个基本状态 。 他是这样说的:“基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 中国当代艺术是当代性表达和现代性补偿相混合的一次艺术变革和连续演进运用 。 ”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中国的“混现代” 。 什么意思?我们在时间上的混杂 , 以及维度上、空间上各方面的混杂 。
在这种混杂中 , 策展人也说了一段话 , 给我们提供了似乎是一个观看的语境 。 她说:“存在之境作为展览主题 , 是像以一种比较含蓄和多义的角度来概括和描述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经验 。 ”含蓄也好 , 多义也好 , 描述也好 , 其实归结到的是生存经验 , 而此刻我们的生存经验其实恰恰是我们今天定义收藏作品的一个非常好的前提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鹏:当代艺术的主体性问题
通过这个展览想到了几个问题 , 首先是关于当代艺术的主体性问题 。 中国当代艺术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 , 今天梳理它的主体性跟此前的时代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 不再是单纯的像之前的西方语境复杂纠葛的关系 , 而是应该回归到更加中国化的语境中来 , 比如我们可以深入到中国传统的魏晋玄学 , 包括展览中 , 傅中望先生用榫卯这种单一的材料 , 阎秉会老师的水墨材料 , 单一的材料 , 单一的图像 , 或者是图式 , 这样一种解释的可能性可以深入到主体性问题 。
海波|圆桌|从“存在之境”,看博物馆如何面对当代艺术
文章图片

傅中望作品
其次 , 关注作品本身 , 可能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背后潜在的话题 , 那些话题更多的是语言本体的问题 。 展览作品中的很多形式 , 比如说这些水墨作品 , 我们如何以当代艺术的视角来看它 , 用图像的视角和当代社会文化关系是一种眼光 , 我们把它从最开始的笔墨关系来看又是一种存在 。 所以语言的思考在今天当代艺术中也非常重要 。 另外 , 今天高校的美术馆、博物馆和今天的大学学科建设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杜鹏飞:将持续开展当代艺术研究、收藏
今天的研讨会对我来讲是一次对当代艺术的扫盲之旅 , 我本身跟艺术圈有很多交集 , 但是跟当代艺术的交集是最少的 , 我是学理工科出身 , 机缘巧合在2014年有这样的机会到艺术博物馆筹备开馆的工作 。 2016年开馆以后的五年 , 我们博物馆前后已经策划举办了79个展览 。 我作为常务副馆长是来协调和筹措各种资源 , 把决定要做的事情让它发生 , 让它落地 , 让它实现 。